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势(2 / 2)

其余的人也都是各有来头,不是有名的士人,就是一方豪强。他们虽然被曹操打压了许久,但是一旦举起了叛旗,兖州立刻就变了天。陈诚一边跟这些人虚与委蛇,一边却在心中警惕起来。

他们这些人能够为了自身的利益背叛曹操,他日也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背叛朝廷。况且这里面有不少人都跟袁绍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干掉了曹操之后,不会反而便宜了袁本初吧?

现在袁绍虽然还在跟公孙瓒僵持对峙,可是胜利的天平已经慢慢地转移到了袁绍这一边。原因很简单,袁绍治下的人口比公孙瓒治下的要多得多。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人口多就能生产处更多的粮食,就能有更多的兵马。

论打仗,公孙瓒并不比袁绍差,甚至还可以说会更强一些,可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内政能力实在是太糟糕了。在刘虞被杀之后,袁绍和乌桓人勾搭上,对幽州形成了夹击的态势。

陈诚心中泛起些许的担心,想着自己会不会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但是一想到长安杜附近的那些纺织厂,些许的担心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河北的人力是比关中更充足,但是论起对人力的使用效率,袁本初和他之间,还差了一个曹孟德的距离。

而且他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拿出来,等到点亮了那些新的科技之后,平推河北也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陈诚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先让人坐下,然后直起身子,问道:“曹操正带着军队从徐州赶了回来,但是还有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座城池未下,诸位都是兖州的豪杰,可有什么办法?”

鄄城,范县和东阿都在东郡境内,彼此离得不远。这三座城池中分别由荀彧,程昱和夏侯惇驻守。荀彧是颍川人,夏侯惇是曹操的兄弟,他们都不是东郡的本地人,只有程昱一个人是出身于兖州东郡。

陈宫道:“虽然还有三城未下,但是却不足为虑。大将军只要带兵前往小沛,挡在曹孟德回军的道路之上,与刘使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则必能大破曹操。等到击败了曹操手中的兵马,鄄城等地,自然会不战而降。”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都是纷纷赞同。

在凉州的时候,陈诚就弄出了椅子和桌子,等到进入长安之后,也是同样将办公的地方都给换成了后世常见的那种桌椅。但是兖州这边却是不大流行胡桌胡椅,现在陈诚跪坐在地板上,总是觉得很不得劲。

但是听到了陈宫的建议后,他立刻就忘了跪坐在地上不方便这回事。

陈诚心道:陈宫不愧是兖州本地的名士,所给的计策虽然简单,但是却很实用。

现在曹操最大的麻烦就是仅有的三座城池和大军之间被切断了联系,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一支军队要是没有稳固的后方,那就成了流寇,就会在不断的战斗中越变越弱。现在大势在我,只要挡住曹操通往东阿,鄄城和范县的道路,就已经赢了这一局。

只是,自己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呢?

陈诚望着陈宫神采飞扬的样子,心中开始盘算起来。在未出兵之前,他是将曹操看做了最大的敌人和对手,非要置对方于死地不可。但是等到一切都进展顺利,等到兖州轻易入手之后,他却又生出了别的想法。

兖州的士人豪强如此强势,连州牧都能扳倒。要不要趁着和曹操作战的时候,借着曹军这把刀,来将本地士人清洗掉一些?

大堂上的众人还在议论,臧洪,张邈等人之前都和曹操的关系很好,这时候虽然跟着陈宫一起背叛了曹操,却只是想将曹孟德驱逐出兖州,而不想取他的性命。陈宫则是极力反对这种幼稚的想法,他大声疾呼道:“曹操,世之奸雄,是虎狼一般的人物。打虎不死,必定会反受其害!”

双方持着不同的意见,开始大声的争论起来,反而将臧霸和陈诚这样手握重兵的人扔到了一边。陈诚一边思索,一边打量堂上众人的神情。他见到法正面有怒色,似乎是想要说什么,便对其摇了摇头,让他只管多听多看,却是不要说话。

现在他手中有两万人,臧霸带来了三万人,兖州本地也能凑几万人出来,在兵力上和曹操差不多。但是双方都没有多少粮食,真要借刀杀人,那兖州只怕会步了河南的后尘,同样会出现那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而且曹操岂是易与的?现在虽然处在危险的困难的金地中,但是难保曹老板不会绝地翻盘。额,会吗?应该不会........吧。周边的诸侯们要么是自顾不暇,要么是不想大动干戈,理论上来说,曹老板这次栽定了。

陈诚心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在处理,先解决了曹操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