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 第三百六十一章 建安二年 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一章 建安二年 1/3(2 / 2)

在豫州的曹操一天天的壮大,手下的兵马由几千变成了几万,没人相信曹孟德会一直在豫州这么等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兵北上,将陈宫,臧洪,张邈这些叛徒抓起来,一个个地给砍了脑袋。

曹军虽然没有大举北上,但不时有兵马突入兖州抄略百姓。兖州兵与曹军交战数次,都是被打得大败。张邈,臧洪等人虽然号为名士,但只是中看而已,真打起来完全不中用啊。好在之前朝廷就是以曹操屠杀百姓的理由,革去了他兖州牧的官职,并且派兵讨伐的,所以这一次,曹操虽然有在兖州大肆劫掠,却没有再敢明目张胆地搞屠杀。

但是兖州的百姓受不了曹军时不时的就过来抢劫,很多人都举家逃到司隶和关中去了。去年的时候,许多士人和豪强还在抱怨朝廷把百姓都给迁走了,损害了兖州的利益。到了今年,不用朝廷动手,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己就搬了过去。

倒不是说他们对朝廷有多么热爱,而是因为河北那边的田地早就被当地的世家瓜分完了,他们过去之后只有啃老本的份,不如到朝廷治下去,好歹还能按户口免费分田地。虽然暂时要跟泥腿子们一样的待遇,但是他们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又像以前那样,将周围的田地都弄到自家的账面上去。

建安元年的最后几个月,陈宫连续上表朝廷,想要让徐荣移防到兖州去。有着朝廷兵马的守护,也好让他们睡个安稳觉。现在曹操在北边举着鬼头大刀,吓得他们连睡觉的时候都要睁着一只眼睛才行。

别的人曹操或许能忍,但是陈宫肯定是死定了。陈宫对此看得很明白,所以才拉下了脸面,不停地向着朝廷要援军。当然,因为兖州穷困,这军费的事情,就只能让朝廷出大头,兖州出小头。小头是多少呢?其实就是零头........

陈诚对陈宫这这种想法嗤之以鼻,奏章只是看了一眼就扔到了角落里面吃灰去了。

在跟阎忠,贾诩,徐超,许文,赵云,徐荣以及各地的太守,将军们讨论之后,陈诚接受了兵部提出的方案,也就是加强赵云和徐荣麾的权利,增加他们麾下的兵马。随后,朝廷正式下令,设立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

第一战区以并州牧赵云为司令,统辖并州全境。设立第一军团,定额五千人,待遇训练与牙兵相同,由朝廷负责全部的武器装备和战马等物资,并负责提供百分之八十的军费。第二战区以徐荣为司令,撤销其三河都督的职务,改任为司隶将军,统领除关中之外的司隶全境。设立第二军团,定额五千人,待遇照比第一军团。

老实说,设立军团这样的编制,扩大边境上武将的权利,很有可能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后果。在讨论的时候,不但是阎忠和贾诩省部的官员表达过反对的意见,就连赵云和徐荣也写信来说,这样不是太妥当,希望大将军多加考虑。

但是陈诚敢于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想法的。现在是乱世,需要能打胜仗才行。至于尾大不掉的问题,在他看来,也不用那么的担心。在他带着阎忠,贾诩等人参观了研制出来的新式武器之后,众人才算是打消了一些疑虑。

被命名为火炮的武器固然是威力惊人,但是消耗也是一等一的大。而且这种武器并没有经过战场检验,威力到底怎么样,那是谁都还不知道。不过陈诚对火炮很有信心,没办法,站在历史的下游往上看,就是能够透过重重迷雾,直接得出千锤百炼后的结论。

为了发挥那些青铜火炮的威力,大将军府专门成立了一只炮兵部队,抽调了许多的懂新学的学生,将他们任命为炮兵部队的低级军官。那些学生最低都有着小学生的文化,能够看懂简单的射表。或者干脆就是从陆军小学出来的,对抛物线有着基本的概念。

新式的武器就需要新的编制和战术,为此,陈诚除了将一大批青年才俊都调入了炮兵部队外,还抽调了一大批有实战经验的军官,这些人整天就在训练着在不同的情况下,该如何使用炮兵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

在陈诚的指导下,秘密研制出来的火炮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进行远程打击的重型火炮,被命名为“拿破仑炮”,能够发射实心炮弹和霰弹。另一种是用来打击近距离敌人的亲信火炮,被称作“虎蹲炮”,能够使用子铳快速地打击敌人。

在演示的时候,“虎蹲炮”在一分钟内能够射击三四次,轰出去的铅弹,将作为假想目标的靶子全部轰成了碎片,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震惊不已。然后,拿破仑炮的威力又让他们的震惊放大了数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