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 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东 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八章 江东 3/4(2 / 2)

人们常说:死者不可复生,亡者不可复存。但是死灰复燃的事情是有的,死人重新活过来也是有的。曹操本来死了,结果现在又活了过来。不但活了过来,而且还是活蹦乱跳,变得比以前更加的凶残,更加的老练。

曹军在印度次大陆上横行无忌,斩杀了不少的王公贵族,然后把那些漂亮的未亡人都给接收了过去。等到孙权赶到印度的时候,曹操已经成了次大陆板块上最强的诸侯。不过曹孟德这次学乖了,在打下了一块大大的疆域之后,立刻就给朝廷上表,请求归附。

请求归附是假,想要争取时间发展才是真的。印度人虽然软弱,好歹也有那么多的人口,想要治理很是麻烦。光是语言不通这个问题,就足以让人头大。曹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能治理地方的人就那么几个。

打下来那么大的地方,根本就管不过来啊!

过了半年之后,朝廷的回复到了。就像是曹操事先所预料的那样,陈诚气度恢弘,根本不在意他在次大陆上的事情,给他颁下了将军印,承认他统治的地方属于华夏圈的一部分。

印度上的各种纷乱持续了整整十年,直到建安二十年的时候,才形成了十几个稳定的势力。其中最强的当然是曹操,其次是能不时从朝廷那边淘换点东西的刘备,再往下就是背靠着江东和交州的孙权。

孙权娶了士燮的女儿,成了世家豪强们的代言人,在印度大陆的东边占据了好大的一块地方。得益于金鸡纳树皮的运用,疟疾的致死率下降了许多,因此往南海殖民变成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特别是在发现南洋盛产香料之后,更是有无数人为之疯狂。孙策因此一边继续扫荡境内的山越人,一边全力开拓南海。十年下来,版图扩大了五倍,人口膨胀了两倍,兵马和战舰的数量翻了三倍。

与江东相比,荆州也有一些发展,但是没那么快。因为荆州根本就没有向外扩张的道路,而且刘表本人也没有往外扩张的意愿。在刘璋被送到洛阳之后,刘表就对朝廷十分恭敬,钱粮赋税什么的都是按时按量的上缴,生怕朝廷找个借口就打过来了。

不过或许是在洛阳娶了许多妻子,生养了一大堆孩子的缘故,陈诚这些年来是越发的人畜无害。除了修建工厂,建设道路之外,陈诚基本上就没有做过什么别的事情。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在台湾建立了据点,然后将舰队开到了南海,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橡胶。

然后在建安十六年的时候,蒸汽机上面开始使用橡胶,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南海的种植园进一步的扩大,海军部在爪哇南部获取了一个深水港,舰队已经能够出入印度洋。

在这期间,朝廷的海军和孙家的水师在海洋上有过多次冲突。事情闹的最大的时候,朝廷将新下水的八百吨战舰调往了广州港。面对着“君王”级上面的六十门大口径轰击炮,孙策并没有退缩,而是带着舰队冲了出来,和朝廷的海军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海战。

孙家一方有四十条各式战舰,共装备了三百多门火炮。朝廷的海军则有六十条战舰,共装备了七百多门火炮。无论是在吨位上,还是在火炮的数量上,朝廷的海军都是完胜。甘宁和太史慈是不逊色于孙策和周瑜的将领,双方在海上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战斗结束后,曾经雄霸南海的孙家水师被轰成了碎片。

整支舰队能够完整回去的只有五艘,剩下的不是大破,就是化作了海上熊熊燃烧的火炬。经此一役,孙家的实力一下子就回到了十年前。在不能拥有制海权的时候,在海外开拓的那些基业,都将会被朝廷逐一吃掉。

这个时候,孙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朝廷对江东和交州在海外的扩张无动于衷,甚至还持鼓励态度。原来搞了半天,都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海战结束后,太史慈带着主力舰队堵住了广州湾,甘宁则是带着分舰队在海上游荡,切断了江东和海外的联系,同时还通过海路运送了两万人在广州附近登陆。在陆地上,陈诚亲自带着两万牙兵出现在长江边上,并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四百多门大小火炮,准备将江东碾成齑粉。

不过在真的开战之前,陈诚先派人给孙策递送了最后通牒。面对着海陆两面夹击,即便是心高气傲如孙策者,也不得不地下了头颅,接受了充满屈辱的和平条约。之前他也曾经尝试过先在南边打一场打胜仗,只要歼灭了那只登陆的偏师,则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然而南边的军队数量虽然少,却是有着海军舰队支援,还在地上挖掘了壕沟,用沙袋码出了简陋的棱堡。六万江东军奋战了三天,死伤了一万多人。在舰炮齐射面前,人多根本就不管用。

就算是没有舰炮支援的地方,新近列装的燧发枪也是吊打了装备着火绳枪的江东军。海战和陆战都失败了,孙策也只能投降认输。主要是陈诚开出的条件并不苛刻,而且大家还算是亲戚,那么投降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