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众人群情激愤,但黄明远本人却很冷静。
杨素这个人的确行事跋扈,但也为人圆滑。虽然这两个词意思相悖,但杨素却能很好的将这两个词融入到他的身上。
准确的来说杨素识得事务。
若是杨素要打压自己,其实有比这好无数倍的方法。比如把自己安置到危险的地方,打上几次硬仗就能让自己损失惨重;亦或者来回调动自己,来上几次就会让自己疲于奔命。
但杨素选了最直接的一种,这种方法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伤害,却也是最容易得罪自己的方式。
黄明远不禁思索,自己在灵州跟杨素关系处得也不错,那是什么原因让杨素选择直接与自己交恶呢?
按道理来说杨素根本不用忌惮自己,双方时代相差太大了,自己还没有完全崛起,他就已经要落幕了,杨素根本没必要用这种方式得罪自己,白白的留下话柄,给子孙招致灾祸。
黄明远想了想,最后只得出一个可能,这一切可能源于杨坚。
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够影响的到杨素,那就只剩下杨坚了。难道是杨坚故意让杨素不用自己,从而引得自己与杨素结仇?
这么做对杨坚有什么好处吗?
黄明远渐渐有些明白。
杨素是大隋公认的战神,而黄明远则是众人公认的下一代战神,杨坚应该不希望两代战神的关系多么好,省得双方合流。
制造自己与杨素的对立,给杨素和自己分别找一个对头,哪怕翌日杨素死了,其旧部众多,这军中的局势也便能平稳下来。
黄明远从中还看出一面,杨坚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信任杨素了,甚至是在为他的下台做准备,这应该是杨素最后一场仗了。
黄明远不住地冷笑,如你所愿,你要对立,我便给你对立。
黄明远立刻向杨坚请战,请求一同参与与阿勿思力的一战,还申请自己从丰州出塞,夹击阿勿思力。杨坚明发了这道请战书,但没有任何意见。
不过很快朝野内外都当这道请战书是黄明远对杨素的檄文,杨坚不做表态是为了给杨素面子。
再之后,杨素故作不知,仍旧没有调丰州军,本人反而在朔州待得性起了。
黄明远连上十二道请战的奏疏,让人们对杨素打压黄明远这个观点发酵到极点。可惜最后还是天子对杨素更信任一筹,天子将黄明远的十二道请战奏疏全部压了下来
之后黄明远便不再过问此事,戏已经演完了,接下来都不需要自己出场。
黄明远下令丰州诸军严守防线,不得出击,让之前士气高昂的众人不由得垂头丧气。不少无法立功的将士都忍不住咒骂杨素。
而此时我们的杨大元帅根本丝毫不理,他已经出长城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