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大纵横时代>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御前争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御前争论(2 / 2)

说吧,怕引得皇帝震怒。可要是不说,自己在吴州搞出的小动作让皇帝发现,那可就不是皇帝大发雷霆的事情。</p>

虽说只是四十五顷田的事情,可仔细算下来,也是四千五百亩地,足可以安置数十户人。虽说就此也不算什么大事,可偏偏逢在广推均田的当下。</p>

皇帝眼里不揉沙子,要是出了这档子事,还牵连到两个三品官员,自己不就成了典型案例、反面教材了吗?</p>

一时彷徨无措的汪大渊索性继续当缩头乌龟,去听听皇帝与郭阳聊得什么,可这一听不要紧,却让汪大渊吓得后背湿透。</p>

“其实今日训斥,也无非是在群臣面前,做个姿态。朝上衮衮诸公虽然可靠,近来却有些怠惰,忘了敌我之分,近来竟然还有几个御史上书,要为天正元年的那几个世家翻案。”</p>

“翻案?反了他了!土地问题一天不解决,大宋便没有一日安宁!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谁敢买卖土地,压在农民头上不劳而获,便是朕的敌人!朕百万大军,可不怕他几百家丁!”</p>

一旁汪大渊冷汗直流,虽说这话是对郭阳说得,可汪大渊心里有鬼,感觉句句都说得是自己。尤其是最后一句,自己家里可没有几百家丁,也就十三个。</p>

皇帝在京都附近,兵马足有二十万,灭掉自己还不是跟玩一样。</p>

“陛下……臣……臣要举报!”</p>

“哦?”江河看着汪大渊气色不佳,也不管他刚才说了什么:“焕章最近的气色可不大好,得补一补气血,气虚就容易出汗,出汗就容易着相。在京为官,拿出去就是大宋脸面,这样可不行!”</p>

“臣……臣……”汪大渊哆哆嗦嗦,甚至脚下一个不稳,险些跪在地上。</p>

他现在都能看到,官兵把他家里围了个水泄不通的样子。</p>

“焕章虽然不是言官,可我大宋人人皆有检举之权,焕章是看哪位官员品行不佳或者触犯律法了?”</p>

“是刘振!”</p>

“你胡说什么!”郭阳闻言,转身斥责道:“刘振是户部的顶梁柱,为官清廉,屡有政声。这户部尚书他来做都是完全够资格的!焕章可别胡乱污毁他人清白!”</p>

“不是污毁清白!”汪大渊不理一旁郭阳,上前两步,站在桌案之前:“陛下,刘振一家本居淮右,去岁两淮大疫,他家南避入吴,卖却族中田产,却打算在吴地购地。”</p>

“哦?有这事?”江河眉头一皱,又问向郭阳:“这个刘振,我只记得名望不错,家里如何?”</p>

“陛下!刘振刘奋章世居庐江,祖上还能追溯到陈文帝时的车骑将军刘都,素来都是淮右士林冠冕。入我朝以来,刘氏一族也唯有刘振一人在朝为官,可不像别族,朋党相联,以权谋私!”</p>

郭阳又继续为刘振辩解道:“那刘振家中,家学殷实。本就不是什么土地横连阡陌的土豪劣绅,族中家产也曾与我提及,似乎只有十几顷田,一点淮右生意、营生罢了。”</p>

“再者说,刘振目下负责的不是别的,正是搜户检地。他出身世族,却能感受陛下之广德,亲自来当世家的刽子手,难道陛下要相信焕章的一面之词吗?”</p>

作为刘振曾经的下属,郭阳的袒护也在质疑着汪大渊的道德。</p>

另一边,郭阳还未停下。“虽然臣入户部尚短,也知道刘振的清雅名号。洛城当中,拜刘振为师者多矣。上个月,就有城内富豪请求拜刘侍郎为师,封赏百万资产,作为束脩,可刘侍郎坚决不收,他说:‘金何固也?一朝倾覆!学识在胸,谁其可夺?’坚决不受。”</p>

“是想如此雅士,焉会为了些许田地,就冒着眼下严打,拼上一生清誉也要换来几亩田地呢?”</p>

郭阳的一番辩解,让汪大渊有口莫辩。就连他自己也怀疑,是不是自己误会了刘振的意思,而在皇帝面前失仪了呢?</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