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朕不是宋钦宗> 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2 / 2)

按理说,这些人家应该举起双手双脚支持东宫的。

奈何,有小人作祟。

至于这些人是盲从还是被胁迫,还需要调查。

这便是赵桓派出夏侯淳飞的原因。

第二天,赵桓领着五百亲卫,并丈量土地的人手,快马加鞭到了铁铺村。

刘正党克见到太子,立刻上前见礼。

看着毕恭毕敬的刘正,赵桓马鞭一指,轻喝道:“来人,拿下!”

刘正大惊失色,问道:“殿下,下臣何罪之有?”

赵桓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道:“本宫倒是没想到,这铁铺村的刘家,居然是县尉的本家。

难怪,昨日县尉非但不帮着解释安抚百姓,反而火上浇油,推波助澜!”

“殿下,臣冤枉啊,臣只是想帮着户曹清丈土地啊!”刘正叫道。

“是与不是,片刻便知。”冷笑中,赵桓打马向前。

轰隆隆的马蹄,不知让大地震颤,人心也是忍不住地颤抖。

见到如此多马军,更有太子旗号,聚集一起的百姓有些慌。

昨日,他们得到的消息,乃是开封府少尹罗从彦来,以求继续推行方田均税事。

自然的,铁铺村豪强们聚集一处,打算故技重施。

只是情报有误,谁能想到太子驾到。

他们敢敲劳威一棒子,哪怕罗从彦来了,只要一棒子敲不死,也不会把事情搞的不可收拾。

但是对太子,谁敢动手?

而且,被锁拿的刘正,更让某些人心惊胆战。

赵桓驱马,到了惶恐不安的人群前,叫道:“孙大头!”

没人应答,然而赵桓已经认出了他。

概因周围百姓听到太子点名,已经各自让开,且把目光看向了孙大头。

情知避不过去,孙大头出列拜道:“小民拜见太子殿下。”

“混账东西。”赵桓骂道:“你家田早没了,不去县衙注销,在这凑甚么热闹?”

“小民听说,官府清量土地后,将提高税赋……”孙大头战战兢兢地解释道。

“提高税赋,乃是针对”

皇上准奏并派遣秘书丞孙琳做为副手协助郭谘摄肥乡令。

有神童之称的郭谘,是赵州平棘人。郭谘聪慧过人,经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先后任参军,中牟县主簿,大理寺丞,济阴知县等职。

事件结果

郭谘上任伊始,即与孙琳深入肥乡县的社会底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征求百姓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实际丈量土地,根据占有土地多少确定税额的方案:方田均税法。具体做法是,每年9月开始,由县衙派人四出丈量土地,清括隐田。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面积约当41顷66亩160方步为一方田。方田四角,立土峰以为志。然后参酌土壤色泽、厚薄和肥瘠划为五等,分等确定税负。到第二年3月,将丈量结果和所定税负张榜示众,如无异论即付之实施。从以上的具体做法可以看出,方田均税实际上是一种整理、核实计税依据的地籍制度,它为中国后代进行土地清丈开创了先例。实施方田均税的效果是,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除可供种植农作物生产用的田地以外,其他荒地都不征税。据《肥乡县志》记载,当年肥乡县免除无地而有租税者400家,纠正有地而无租税者100家,收取逃漏税款80万,逃亡的农民又重归故里,安居乐业了。〔四出量括,遂得其数,除无地之租者四百家,正无租之地者百家,收逋赋八十万,流民乃复。〕

郭谘与孙琳在肥乡县实行方田均税大获成功,轰动朝野,宋仁宗闻奏龙颜大悦。谏官王素审时度势,趁机向宋仁宗建议均天下田赋。宋仁宗征询宠臣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意见,欧阳修说:郭谘与孙琳在肥乡实行的方田法,简单易行,建议把这件事交由郭谘孙琳承办吧。宋仁宗准奏,责成主管全国财政的三司牵头负责此事。三司经过商议,一致同意欧阳修的意见,认为郭谘孙琳采取方田均税的办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遂议定让郭谘孙琳负责推行方田均税法。并议定先在亳、寿、汝、蔡四州推行,择尤不均者均之。于是朝廷派遣郭谘与孙琳先往蔡州。为了推行好方田均税法,郭谘总结了肥乡县的实践经验,重新制定采取了四十条措施,使蔡州的方田均税得以顺利实施。仅上蔡一县,就查出隐田二万六千九百三十馀顷。

第二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