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朕不是宋钦宗> 二百三十一 军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三十一 军改(2 / 2)

东北方向,为应对金国并镇压幽州,驻扎了两个火器师,十个骑兵师,十九个步军师。

雁门关外就是云州,自从耶律大石穿过这里,金人防备日甚,为了收复关外,这里也驻扎了一个火器师,两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

因为一直对大理国以及东南半岛念念不忘,大理周边分布了八个师,琼州驻扎了六个师。

剩余的各师中,十个分布在西北东南各处,以备镇压吐蕃、羌人,另十个分布国内各处,稳定国内局势。

根据需要,各师或者拆分成团营驻扎各处。

如此安排,各部安心驻扎训练,再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之忧。

十万预备军,乃是工程兵与国内治安部队的综合体,同时也是正规军的后备,编为丙十、丁十两部。

他们按照团营驻扎,或者开沟修路、维护运河,或者防备叛乱,戒备不臣。

在机构上,枢密院职责相应减少,概括来讲,就是军队动不动、怎么动,枢密院说了算。

三衙之中,殿前司管禁卫三十师,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各管甲乙丙丁各师。

他们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但是要想调动一个师,必须要枢密院的调令与兵符。

兵部职权大大增加,后勤保障,军兵将官升迁、调动,军纪监督,新兵招募和训练,军事教育,各部军兵退役与员额补充等事宜,都是兵部负责。

没了兵部点头,一只部队就会缺粮少饷,兵员得不到补充,军官没办法提拔,迟早崩溃。

这样,枢密院、三衙、兵部各执一部权力,可以保证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是由人执行的。

万一皇帝昏聩,搞的天怒人怨,说不得值守宫禁的禁卫就把皇帝给剁了。

除了这些,还有烈士遗孤并民间孤儿组成的羽林卫三千人,这部不计算入军队数量,直接由皇帝出钱养着。

这只少年军校,可以为皇帝源源不绝地提供军事心腹,确保皇权稳固。

另外,皇城司也做了改变。

宫禁守卫由殿前司全权负责,皇城司只负责对外情报。

目下关键,当然是西夏和金国,次之乃是,再次之乃是李朝和占城,至于再远的,非短时计划。

至于辽国,彻底完蛋了。

耶律大石领军出击,在云州和金人干了几架,基本上是杀敌八千自损一万,其实也还不错。

奈何,耶律淳只把耶律延禧软禁而不杀,结果自己突然病亡,又不曾传位给耶律大石,让耶律延禧抓住了机会复起。

军权被夺,本人被软禁,幸好大军内乱,耶律大石在一部军兵保护下西逃。

看其打算,估计是和原来一样,要去建设西辽了。

好在,皇城司受皇帝密令,给耶律大石派了些军事教官,留作以后当带路党。

一年下来,各部整训完毕,机构磨合良好,也到了该用兵的时候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