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振大明朝> 第一百六十五章 登基大典(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五章 登基大典(续)(2 / 2)

当然,这份诏书并非是朱友建的意思,而是内阁大学士们的杰作。虽说内阁在拥立谁这个问题上没有跟从魏忠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去跪,所以整篇内容中都充满着魏忠贤的意思。

接着便是公布了年号,朱友建在内阁和礼部给出的几个年号了选了选,最后还是决定用“崇祯”这两个字,这也是他的一个执念,只有用这个年号来打败女真,重塑大明的辉煌,才算是真的改写了历史,若是连年号都换了,那真跟换了个皇帝也差不多了,自己那样还算是改写历史吗?

定了年号后,便宣布从明年起,就是崇祯元年。跟着又大致说了一下治国的方针政策,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内阁拟定的,朱友建根本就没有插手,反正在他看来,内阁中的人,自己收拾了魏忠贤之后,也要把他们都给换了,他们现在写的东西,到那时候根本不算数,自己又何必在意写的什么?

这一整流程下来,基本上一天也过得差不多了,朱友建又命在宫中设宴,与大臣们同乐,一直到华灯初上,才算是结束。

朱友建登基之后,原本是应该将王妃等人都接入宫中的,但他现在却并不打算这么做,一来魏忠贤还在,对于内宫的掌控完全比自己要强,若是贸然将朴初珑她们接进宫中,只怕是又给魏忠贤树了一个靶子。二则是张皇后还没有上尊号,移居慈宁宫,所以若是将朴初珑她们接进来,尚且无法册封,所以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再说。

当务之急是要先把皇宫内的大权拿过来,只有掌握了宫城,自己才能出击,对付魏忠贤。于是朱友建首先就任命了曹化淳做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这种事皇帝是不需要与旁人商议的,如果说是朝堂中的大臣,可能还需要经过推举廷议等等,但内廷的众人,完全是看皇帝个人的意思。所以朱友建任命自己的心腹曹化淳,不管是谁都说不出来什么,因为这也是惯例。

有了曹化淳去制衡王体乾,接着朱友建就把一直侍奉在张皇后边的王承恩任命为内官监的首领太监,分管羽林左右二卫。

王承恩在这次朱友建登基的事中出力不小,负责宫内外的消息传递,朱友建自然不会忘记这位有功之人,更何况在历史上他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一同吊死在煤山上。不过因为他不是信王府的老人,朱友建一时间也不好给他封太高的职位,还是先一步步做起再说吧。

有了曹化淳和王承恩去分化王体乾的权利,再加上朱友建把黄得功吴六奇等人也调入宫内,由他们带着王府的卫队负责值守,安全方面倒也不用太担心了。不过由于锦衣卫和值守宫内的各军都还掌握在魏忠贤的手中,朱友建自然是不敢放松警惕的。

仔细想了想,朱友建又把方正化任命为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同时命徐应元挑选一些合适的人选,一同随方正化前去接管御马监。这样一来,魏忠贤在宫城内的势力就大大的被削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