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振大明朝> 第366章河南民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河南民变(2 / 2)

“乡亲们,你们说说,俺们都到了这种境地了,这官府老爷们还逼着俺们缴税纳租,这不是明摆着把俺们往死路上逼吗?有道是‘官逼民反’,不就是说的这个吗?于是俺们就冲进了县衙,杀死了那些个贪官,把那些地主老爷们也都给砍了。反正是活不成了,那干脆就让他们跟俺们一起到阎王老爷那里一起打官司吧!”

王自用讲到这里,台下许多的百姓都已经开始默默思考他这话的意思了,有的甚至已经在想这是不是要让大家伙一起跟他去造反了。这可真的是掉脑袋的事情,大家伙做平头百姓、逆来顺受已经习惯了,突然让他们去杀官造反,那还真的是有些怕的。毕竟对于官府、对于朝廷以及皇帝的威势,他们都还是很畏惧的。

看到众人依旧有些犹豫的表情,王自用又下了一剂猛药:“乡亲们,俺也知道你们在担心害怕什么。可俺也实话告诉大家,俺们当时杀死县官之后,皇上他老人家也并没有怪罪俺们,他知道俺们也是逼不得已的。所以皇上很快就派了钦差来招安,对俺们说既往不咎。得到了钦差大人的这个承诺之后,俺们也就都接受了招安。之后官府就开始赈灾,还组织俺们生产自救,闹事的那些人也都没有定罪,全都好好地回到了家里。”

“大兄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就是就是,大兄弟,官府就真这么放过你们了?”

“这位哥哥,别不是你再拿话骗咱们的吧?”

……

对于王自用的话,众人依旧是有些将信将疑。他们虽然确实有些活不下去了,可仍然还对官府有些畏惧,也还抱着一丝希望,期盼着朝廷知道后能够派人前来赈灾。

“各位乡亲们,俺也是个本分的庄稼汉子,若非是家里太穷,实在没有田地可耕种,又哪里愿意背井离乡,来到你们这里讨生活?俺说的话可都是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而且恐怕你们还不知道,就在东边的山东,听说那里的百姓前两年在遭了蝗灾之后,只需要交十税一,而且服役做工还有工钱可领。那咱们为什么会跟他们有这么大差别呢?还不是这河阴的狗官不好,河南的狗官太坏。我看咱们只有闹他一闹,让朝廷知道了,这样才能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赈灾和减税。”

王自用的这番话顿时就给了这些已经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们很大的鼓动:人是最怕比较的,当他们知道就在隔壁的省份受灾之后所受到的待遇跟自己完全不一样,要比他们好上好几倍时,心态马上就会失去平衡。

而王自用之前所说的陕西百姓杀官造反之后被招安,也是屁事没有,根本没被皇上怪罪,这就等于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你们没有事,那么想来我们闹一闹也不会有事,不用担心会被秋后算账了。

于是,这时候众人纷纷叫嚷起来,吵着要去县衙,要去杀了狗县官之后,再与更多的人一起,杀去开封府,去把那天杀的巡抚和布政使等狗官也给杀了。那些原本还在犹豫和有些胆小怕事的,受到众人的感染,也都大声呐喊起来。

王自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股子百姓的头领,一是王自用本来就是这样打算和准备的,二来也是这些百姓们也想让他人成为领头人。如此就算以后真的有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那也会先找这领头的人,于他们而言则成了法不责众,这也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大众心理。

同王嘉胤攻破孟县县城的过程差不多,甚至王自用攻打河阴县还要更简单一些,在河阴县上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王自用率人冲进了城内,将知县以及那些地主老爷们全都砍了脑袋,挂在了城墙上示众。

王嘉胤和王自用这两个从陕北流民大起义中逃窜出来的幸存者,在此刻如同原本历史上的那样,回到了正轨之上,重新开始在明末这段历史中搅风搅雨,同时也给朱友建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他们两个这时候一东一西,一个在黄河北岸,一个则在黄河南岸,在这相距不过三百里的两个地方,再次揭竿而起,鼓荡风云。

河阴距离开封不远,孟县则离洛阳也比较近,原本这应当是两人各自的一个好选择,毕竟这是整个河南最大的两座城,里边囤积的钱粮必定也不计其数。但王嘉胤和王自用有鉴于之前的失败,都没有急于带人去攻打,反倒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北边的怀庆府。

相对于开封和洛阳而言,怀庆府自然是比不过它们的,但同样的怀庆府的兵力守备也是不如它们的。再加上王嘉胤先带人扫荡了济源,接着才转而向东攻打怀庆府;而王自用则是直接从汜水渡河,直插温县,之后便兵临怀庆府城下。

于是乎,这两支原本就同宗同源的起义军就在这怀庆府会师成功,合成了一股力量,共同攻打起了怀庆府。

王自用本就比王嘉胤小一些,再加上他原也就是王嘉胤在陕北起事时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因此在会师之后,王自用很自觉地就把大头领的位子让给了王嘉胤,自己则做了二头领。双方这时候的人马加起来足足有七八万,遮天蔽日的,把怀庆府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过当然了,这七八万人虽然没水分,可一大半都是老弱妇孺,看着是很吓人,实则根本没什么战斗力。但架不住怀庆府的人不知道啊,他们还以为真的有这么多人呢,站在城头的守军们看着城下的景象,都已经有些胆战心惊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