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妖妃是个宝> 第128章 脸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脸色(1 / 2)

 乐轻颜慢慢道:“东军营的数十万大军均已归位,臣刚从边境回朝,目前边境安定,暂无战事,大军在军营中无所事事,白食军粮恐造成朝廷负担,臣请求启用军屯制。”

军屯制,即军耕制度,有战时上战场,无战时下田地,士兵们在操练后下地耕种,一方面可以自给自足,节省朝廷粮草开支,另一方面则能备不时之需。

早些年也有皇帝启用过军屯制,但那时候境内境外都不安稳,大战一场接一场,刚种进地里的稻谷还没长出来就被战马踩死了,军屯制自然无法实行下去,久而久之这个制度就蒙尘了。

现在的东祁国力昌盛,边境安稳,境内和平,实行军屯制确实能极大地减少朝廷的开支,要知道,数十万大军一天的粮草消耗可是十分惊人的。

“臣觉得乐将军的提议可行。”户部尚书梁佑出列,行礼后继续道,“陛下,今年天不如人愿,各地旱灾水灾连番而至,朝中已经拨过十余次赈灾粮,粮草库中的余粮大大减少,此时实行军屯制再好不过。”

事实上,想节省粮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军屯制。数十万大军数十万张口,粮草的消耗让人心惊,但他们都是朝廷的军队,朝廷不可能不拨粮。

总不可能让他们的家人送口粮吧,太荒谬了!大部分士兵入军中都是因为家境贫寒,入军中能得一份俸禄,能吃一口饱饭,能减轻家中负担,如若参军了还需要家中提供口粮,那跟在家中吃饭有差别吗?谁还会愿意过厮杀的日子?在家舒舒服服总比在战场上舔血好。

朝廷的粮草库要负担军粮,还要负担官员的份例……负担太大了。

当然,这些话梁佑都是在心里想想,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他没必要说出来。

“朕同意,不过……”顾陌辞话锋一转,“荆都西北东北皆是荒地,士兵们可以去开荒,不过,数十万大军都去开荒实属不妥。”

乐轻颜再一作揖:“臣已想好,士兵们轮流开荒,还可以派遣士兵去工部帮忙,或者在御乐军中协助巡逻,总之……臣会拟一个章程,择日呈给陛下。”

总之就是不让他们闲着吃白饭,就这么简单。

“也好,乐爱卿自己酌情安排即可。”顾陌辞点点头。

出列的两人都站了回去,大堂上一片安静,再没人出来。

顾陌辞轻咳两声,道:“退朝,孙尚书,乐将军,右相,梁尚书,柳御史留下。”

其他官员缓缓离开,这四人随着顾陌辞进了御书房,书房里熏着淡淡的龙涎香,顾陌辞挥退书房内站着的所有内侍和宫女,抬步走上三级较矮玉阶,坐到了正前方书案后的椅子上。

乐轻颜,高义,梁佑,柳行知四人是顾陌辞的心腹,除乐轻颜外,其余三人都是先帝留下的贤臣,遵从先帝口谕尽心扶持顾陌辞,胸腔中都跳动着一颗滚烫的忠君之心,顾陌辞很信任他们。

书案下方左右两侧各设座椅,顾陌辞让五人坐下,心腹四人各自坐了,礼部尚书孙常则一撩衣摆,重重地在正中间跪下。

四人不明所以,看向顾陌辞,顾陌辞没说话,只从书案上拿了那张万民血书,走下玉阶将摊开的血书递给离自己最近的高义,高义看完后将血书往下传,心腹四人很快都看到了血书的内容,皆是脸色巨变。

“孙尚书,这封血书你从何而来?”顾陌辞将血书递给孙常,“方才在殿上为何不奏?你在怕什么?”

孙常俯首在地,道:“前日申时臣出门去酒楼与本家兄弟饮酒,因太久未见便聊了很多话,归家时已是傍晚。臣在府邸门口被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拦住,这血书便是那男子递上来的。”

轻咳两声,孙常把自己了解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那男子说自己是黔州人,他说黔州待不下去了,官兵把百姓当牲口使唤,整个黔州犹如人间熔炉,他被抓去黔州护城军里打杂,每天都会挨打,全身没一处皮肉是好的。

百姓们不敢做生意,有闺女的人家整日紧闭门窗,官兵们嚣张跋扈,大街小巷一片空荡荡,连只狗都没有。

民愤滔天,可他们手无寸铁,没有一点办法。一个被官兵打断腿的秀才写了一篇文章,百姓们聚集在一间破庙里,他们咬破指尖,在文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被寄予厚望,躬身躲在烂菜烂叶堆里,在某个夜晚被运出黔州,之后一路风餐露宿,终于来到荆都,将这封浸满了百姓希望的万民血书双手奉上。

顾陌辞深吸一口气,再次仔细去看血书中的内容。

一个个鲜血写就的名字在眼前跳跃,文章的内容字字泣血,顾陌辞一阵眩晕。

黔州梧州关州三地,是昌宁侯赵青帆的封地。

光文年间,一位大将横扫敌军,护得东祁安宁,当时在位的光武帝封其为昌宁侯,赐了三州作为封地,准其子嗣承袭爵位。第一任昌宁侯规矩本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封侯以后再不肯要什么贵重赏赐,安安稳稳地带着自己一家老小长居封地。

现在的昌宁侯赵青帆,应该算是第四任昌宁侯了,顾陌辞并不了解这人,当然,他也不想了解。

因为这封万民血书。

黔州的百姓以血写名,断了腿的秀才字字泣血,控诉昌宁侯赵青帆暴戾恣睢,妄为功臣后代。

身为世袭王侯,竟强抢民女,肆意残杀百姓,手下的士兵在封地内横着走,烧房打劫无恶不作。

黔州如此凄惨,梧州关州现况如何?会更糟吗?

“方才在堂上你为何不奏?”顾陌辞道。

孙常狠狠一磕头:“陛下,臣并非不奏,只是这事若被朝中的有心人听去,黔州百姓的日子只怕是更难过了。”

“这昌宁侯竟如此胆大妄为!”高义气的一拍座椅扶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