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485章李旦进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5章李旦进京(1 / 2)

 严格来说,李旦还在进京的路上,他自登陆天津卫那一刻开始,米柱就知道了,李旦率领一支大船队而来,拉来五十万石粮食。

李旦这纵横四海的大海商大海盗,摇身一变,成为从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之后,手下们那是鸡犬升天,他这指挥同知,不是虚衔,手底下掌有一海上镇抚司,理论上在海上,他们拥有极大的权力,凌驾于各地水师之上,算是当上了他的大海盗王了。

米柱招安,为他设计的方案是令李旦信服的,他这锦衣卫指挥同知,掌海上镇抚司事陆地有身份无执法权,但在海上,他是真正的大海王,作为回报,他交出了舰队,还有将收入二成五作为皇室金花银,这是一大笔银子,但这银子一交,有了合法身份,他们就不用怕随时让各地水师剿了,拿去砍头。

现在他们是皇帝的爪牙鹰犬,处处高人一等呢?飞鱼服往身上一套,谁人敢动他们。

招安之后,他们变成黑水舰队,可进驻各大军港,也是皇帝的私人武装,海上缉私的主力,除了缉私之外,往海外拉回来了大量的粮食,各大港口堆积如山,大大的化解了大明的粮食危机。

成为了皇帝的金牌打手,李旦十分得意,出入不再骑马,而是坐着八抬大桥,吹吹打打,呜啰开道,好不威风,他是收到了风,他将被任命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之职,掌海上镇抚司事,他部门的职能扩大了,以前是海上北镇抚司,现在是镇抚司了,所以他们欢天喜地来接任。

李旦的出现,让米柱持锦衣卫的权力往海上延伸,这是以前,锦衣卫势力不到之地,现在填补了这一空白。

海上司的成立,原本是缉私、维护海疆安全、监督水师各部,偶尔为皇上走走私,赚点小钱什么的,现在好了,居然变成了运粮队,这一点谁也始料不及。

大明南方为产粮区,北方物产不足,常要靠南方运,所以要征运漕粮以弥补不足。

征运漕粮的省份有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和山东六省,宣德时最高达六百七十四万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1石米重量就是125斤,但石作为计量单位,标准是120斤,只是古代计量向来混乱,俗语十里不同音,计量单位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变数也很大,据说万历年间一石就合后来的188斤左右。

这些漕粮主要给驻守北京和东北、西北边疆的军队作为军饷。此外,还有所谓的白粮,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均系江南出产的白熟粳糯米,质量更好,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府供纳,主要用于供宫廷、宗人府及京官禄粮。

在明代,漕粮使用支运法。即在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地设仓收囤。各地应缴纳的粮食就近运至四仓,再由运军分段接运至通州、北京。节节接运,故名支运。

这里有两个细节,其一,漕运不仅是官方承担的事儿,农民也可参与运粮,如参与运粮则免纳当年税粮;如果纳当年税粮则可免除运粮。相当于二选一。按当时计算,粮的比重约占支运的四五成;其二,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一定是该仓当年的进仓粮。仓里的粮食并非即收即放,而是一年压一年,使仓中总有存粮,以便稳定存量,保障供给。

另外一种是兑运发:宣德年间,支运法改为兑运法,江南漕粮诸仓,往返几一年,误农业。令漕至淮安、瓜洲,兑与卫所,官军运载至北,给与路费耗米,则军民两便。是为兑运。”即,各地漕粮先运至淮安和瓜洲,兑与运军转运。百姓不再全程参与运输,军运的费用则由农民承担。这样做的好处是,农民可以省出时间来从事耕种。

本朝初期承元之故,以海运为主,河、陆兼运为辅。一由江入海,经直沽口至通州,或径往辽东;一由江入淮、黄河,自阳武县陆运至卫辉府,再由卫河运至蓟州。江南漕运,则由江、淮运至京师南京。以承运者而言,海运为军运,其余都是漕运。

因为京师在此,漕运乃是维护京师和九边稳定,乃朝中重中之重,所以特设:置京畿都漕运司,后置漕运府总兵官。景泰二年又设漕运总督,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与总兵官同理漕政。漕运总督辖十二总,运军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

在地方上,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与漕运有关事宜。

朝廷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民粮船的监兑和押运事宜。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从上至下,密如蛛网,这构成了大明漕运的庞大体系,漕运等同大明帝国的输血管。

以前的李三才就是抚淮十三年的漕运总督,不怎么贪钱,也弄了几百万两银子。

在元代,武力强极一时,是海运为主,漕运为辅,至本朝,则改为漕主海副,倭患和风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开放海运获大利的是南方集团,会损害北方大家族的利益。被朝廷所禁止其次,华夏自古以天朝上国自居,以为外国的东西不如中原的好,不如中原的全面,没有交易的必要,所以漕运在大明兴旺到了极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