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扫把星> 第1101章 七岁和七十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1章 七岁和七十岁(1 / 2)

 秋季的逻些城看着有些荒凉。</p>

低矮的房屋一排排的,抬头能看到无尽的苍穹。远处有雪山,一只雄鹰在云端之下飞翔。</p>

这便是吐蕃的都城。</p>

一队骑兵在城中缓缓而过。</p>

陈武德和郑阳双手袖在袖口里,蹲在边上看着那些骑兵。</p>

“这几年吐蕃积蓄了许多钱粮和人马,也不知是想去攻打何处。”</p>

郑阳黑乎乎的,一看就是本地百姓。</p>

矮壮的陈武德看着就是个和气的人,一开口却是狠话,“听说大唐如今在叠州一带布下重兵,那里离大唐也近,调集大军方便,所以吐蕃不敢再走吐谷浑那边,多半是改在安西一带。不过我觉着大唐不会怕。”</p>

郑阳吸吸鼻子,“是不怕。前阵子听闻什么……阿史那贺鲁突袭轮台,三日无法攻破,随后被庭州援军吓跑了。吐蕃那些贵族都在咒骂阿史那贺鲁,说他是个废物。”</p>

“可能见到公主?”陈武德突然问道。</p>

郑阳摇头,“不知。吐蕃冲着大唐龇牙,公主的处境越发的尴尬了。劝阻没人听,不劝心中煎熬。哎!老陈,你若是有女儿可舍得把她外嫁?”</p>

陈武德摇头。</p>

……</p>

岁月流逝,文成公主的容貌依旧如故,只是微笑时眼角多了几条细纹。</p>

她就站在窗户边眺望着远方,一个侍女进来,见她背影萧索,就低叹一声,“公主,大相那边说没空过来。”</p>

文成公主回身,“他这是胸有谋划。他知晓我必然会问他吐蕃与大唐的关系,他只能糊弄我。以前他还糊弄一番,如今却连糊弄的心思都没了。”</p>

侍女躬身。</p>

文成公主坐在了案几后,拿起茶罐说道:“茶叶也不多了。”</p>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一个侍女进来,欢喜的脸都红了,“公主,大唐使者来了。”</p>

文成公主抬眸,“快请了来。”</p>

没多久一个官员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男子。</p>

“礼部员外郎方得正见过公主。”</p>

方得正抬头,一脸风霜之色。</p>

“一路辛苦了。”</p>

文成起身,“皇帝如何?”</p>

方得正说道:“陛下康健,太子聪慧。”</p>

文成欣慰的道:“如此大唐便能安稳,我很是欢喜。”</p>

方得正说道:“陛下说公主为大唐远赴吐蕃,每每想来心中不忍……”</p>

外面出现了两个吐蕃侍女。</p>

方得正身后的男子低声道:“有吐蕃人。”</p>

方得正朗声道;“敢问公主,吐蕃对公主可恭谨?”</p>

那两个吐蕃侍女面色微变。</p>

文成颔首,“还算恭谨。”</p>

只是不理不睬罢了。</p>

方得正心中知晓,“陛下说,公主若是愿意归去,大唐将不惜一切代价达成此事。公主若是不愿,那就自在些,若是谁敢对公主不敬,大唐的报复将会令那等人痛悔不已!”</p>

文成的眼中多了些暖色。</p>

她无视了那两个吐蕃侍女,“当年我嫁过来时,大唐正从废墟中挣扎出来,而吐蕃彼时强盛,屡屡蠢蠢欲动。那时我在想,何时大唐能让我感到安宁。”</p>

她看着那两个无奈的侍女,“就在今日!”</p>

大车一辆一辆的被拉进来,边上有吐蕃人在监督,唯恐弄了什么违禁品。</p>

“这是茶叶,得知公主喜欢喝茶,赵国公把家中珍藏的好茶叶都弄了出来。”</p>

几罐极品茶叶送到了案几上,文成打开一罐,茶香四溢。</p>

“赵国公?赵国公不是……”</p>

长孙无忌尸骨已寒,哪来的赵国公?</p>

方得正说道:“公主不知,大唐如今又有了一位赵国公。原先的零陵郡公贾平安因军功升爵为赵国公。”</p>

“贾平安,这个名字我也算是如雷贯耳了。”</p>

文成笑着抓了些茶叶在手心里,“吐谷浑人最怕他,另外听闻他在安西也有些名声。”</p>

方得正笑道:“公主不知,辽东平定后,赵国公渡海灭了倭国。”</p>

文成讶然,“果然是个将才。”</p>

“前阵子赵国公出使奚族和契丹,二者发动谋反,被赵国公顺手灭了,如今辽东那块地方算是彻底安定了。”</p>

文成眸色发光,“辽东竟然安定了吗?如此大唐在辽东无需布置大军……难怪我说这几年禄东赞怎地这般老实,竟然不出兵攻打吐谷浑。”</p>

她说道:“这等名将如今在何处?”</p>

方得正说道:“公主,赵国公如今任职兵部尚书。”</p>

“未曾为相吗?”文成觉得皇帝有些抠门。</p>

方得正苦笑,“公主不知,赵国公年方三十,为相却太年轻了些。”</p>

“才三十?”</p>

文成赞道:“少年有为,让我想到了当年的李靖等人,不过赵国公更年轻,未来的三十载,且看此人厮杀。”</p>

随后互相询问了情况,方得正才说道:“此次陛下令下官带来了几位医官,给公主诊治一番。”</p>

“有劳了。”</p>

一番诊治后,几位医官合计了一下。</p>

“公主身子康健,不过却该多动动,无事散散步最好。”</p>

方得正等人告退。</p>

文成拿着清单在看。</p>

此次车队带来的东西不少,衣食住行都有。</p>

她甚至看到了一箱子蜀锦。</p>

“公主,大相来了。”</p>

禄东赞?</p>

文成把清单搁在案几上。</p>

禄东赞进来行礼。</p>

“见过赞蒙。”</p>

文成坐在那里微微颔首,“大相此来何事?”</p>

使者才将到来,禄东赞接着就来……</p>

禄东赞微笑道:“这几年也算是风调雨顺,各处颇为安定,很是难得。老夫在想这等安定的局面能维系多久。”</p>

文成平静的道:“大相此言何意?对于大唐而言,从未对吐蕃生出野心。反而是吐蕃对大唐虎视眈眈,多次侵袭。”</p>

禄东赞叹道:“吐蕃内部有许多声音,老夫也不能一一压制,许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不过老夫老了,只想着辅佐赞普……”</p>

文成微笑,“两国相安,如此倒也不错。”</p>

禄东赞看了案几上的清单一眼,却看不清,“老夫在想能否再出使一次长安,去太宗皇帝的陵寝祭拜,归来时,老夫大概就能安心离开这个世间了。”</p>

文成淡淡的道:“大相身体康健,何出此言?不过若是大相想出使长安,皇帝定然会欣然。”</p>

随后禄东赞告辞。</p>

等他走后,侍女低声问道:“公主,大相这话怎地有些英雄迟暮之意?”</p>

文成拿起清单,“真正的人杰从不以年纪为念,哪怕是临死前依旧记着自己的职责。而禄东赞的职责就是强盛吐蕃。他方才的话,一句都不可信。”</p>

文成放下清单,“我会写书信请使者带回长安,禄东赞就希望我能把这番话转述给长安,他想麻痹大唐,如此说来吐蕃这几年怕是会出手。”</p>

……</p>

“对于大唐而言,突厥被打残后,吐蕃就成了头号大敌。”</p>

贾师傅进宫给大外甥介绍当前局势,这是皇帝的要求。</p>

李弘仔细琢磨着,“可突厥却一直不能灭了,此次薛仁贵去怕是也难以彻底剿灭他们。”</p>

“别想着什么剿灭。”贾平安说道:“没了突厥也会有别的势力,只要那块土地能养活人,那么那块土地上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无数部族。他们会相互厮杀兼并,最终出现一个强大的部族,譬如说当年的匈奴,后来的突厥。以后也会出现……”</p>

“那要如何才能避免呢?”李弘想了许久没有答案。</p>

贾平安说道:“唯一的法子就是中原一直保持强大,把危险按死在萌芽状态。”</p>

李弘明白了。</p>

“若是吐蕃不再是对手呢?”</p>

这个……</p>

贾平安笑道:“我原先给你说过,大唐必须要给自己寻找到对手,没有对手的大唐维系不了一百年就会崩溃。”</p>

李弘说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p>

贾平安点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

只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p>

宋明清为何会被打成狗?皆因为他们做了缩头乌龟。明明知晓外面有强大的对手,可他们的选择不是奋发图强,而是依托各种防御手段来苟且偷生。</p>

</p>

李弘突然问道:“舅舅,是钱粮重要还是礼仪重要?”</p>

贾平安反问道:“你来说说,是填饱肚子重要还是礼仪重要?”</p>

曾相林瞬间就明白了,心想赵国公不愧是被算学尊为先生的高人,只是把太子的话转了个方向,一下豁然开朗。</p>

李弘确实是恍然大悟,“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p>

他想到了许多,晚些去了帝后那里。</p>

“怎地心不在焉的?”武媚见他吃饭都在走神,不禁微微皱眉。</p>

李治问道:“可是有难事?”</p>

李弘说道:“阿耶,往日先生们授课时总是说什么礼仪为大,可我在想,百姓若是吃不饱,穿不暖,说再多的礼仪可有用?人饿极了就会生出盗心,命都要没了还会顾及什么礼仪?”</p>

李治愕然,然后莞尔,“你是太子,自然要首重礼仪。当年汉高祖登基后,群臣依旧粗俗不堪,并无规矩,朝议时竟然拔刀砍柱,随后汉高祖重礼仪,朝堂规矩为之一清……”</p>

汉高祖随后说:我今日才知晓了做皇帝的好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