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社会文学>大明正统> 第九百零九章 臣心如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零九章 臣心如初(2 / 2)

“此事朝中都传遍了,”杨牧云道:“成公公亲口这样说,应该此事不假,胡大人确实无意内阁首辅的位子。”</p>

“原来是成敬放出的消息,”于谦目光一闪说道:“看来皇上是有意让他为之,来试探群臣的反应。”</p>

“大人,”杨牧云说道:“既然胡大人退出了,那么内阁首辅便会从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刑部的主官中择一任之......工部尚书石璞石大人,刑部尚书金濂金大人都无法与大人您相比,剩下的就是吏部尚书王直王大人和户部尚书陈循陈大人能跟大人您一争了。”</p>

“争?争什么?争当这个内阁首辅么?”于谦微微摇头说道:“皇上自有定论,你在这里瞎议论什么?”</p>

“大人呐!我知道您与世无争,可您想过没有,只有身处高位才能一展抱负,”杨牧云言辞恳切,“我兵部掌管兵事,少不了打各种关节,要是被吏部和户部压我们一头,那办什么事就都难了。”</p>

“所以你就推老夫去做内阁首辅?”于谦目光微闪,“莫非你也想入阁么?”</p>

“下官一片赤诚,大人请不要误会,”杨牧云一脸正色说道:“兵部调动兵马,少不得要先备好军饷粮草,这就需要户部大力支持,可户部那边一见我兵部的人便处处刁难,很多事还需奏明圣上才能成行。还有吏部,总是说我兵部虚报军功,升赏太滥,长此以往,会挫伤将士们士气的......”</p>

“行了,这些老夫都知道,”于谦说道:“牧云呐!你我身为朝廷命官,便当摒弃这一己私心。身居高位,未必便是好事,你我尽心辅佐皇上办好差事即可,别的不用理会。”</p>

“但是大人您如果能够担任内阁首辅的话,那便可以掌握票拟权,到那时,王大人、陈大人、石大人......谁不看着您的眼色行事呢?”杨牧云深深一躬,“下官也是为了大人您好。”</p>

于谦微微一笑,“那你让老夫怎么做,进宫去向皇上</p>

要官么?这等私相授受的事老夫最为不齿。”</p>

“大人......”</p>

“好了,本官不想再听,”于谦转过身去,“你下去吧!”</p>

“下官告退!”杨牧云无奈的拱了拱手。</p>

————————————</p>

杨牧云一身便服闷闷不乐的坐在一座酒楼的临窗酒桌上,独斟独饮。</p>

莫不语站在一边不敢吭声。</p>

杨牧云正呆呆的看着窗外的人流时,忽然听到有人叫道:“哟,这不是杨大人么?”他循声看去,只见一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满脸堆笑的朝自己这边走来。</p>

“呃,原来是刘大人,幸会幸会!”杨牧云面无表情的朝他拱了拱手。</p>

那中年人便是户部左侍郎刘中敷,他来到杨牧云对面坐下笑道:“杨大人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喝酒?是有什么不痛快的事么?何不一吐为快?”</p>

“本来心情很好,不过一见刘大人就变得有些糟了。”</p>

“哦?”刘中敷唇角一勾,“那本官就敬你一杯。”说着拈起酒壶为他斟了一杯酒。</p>

杨牧云自兵部侍郎后,就少不得与这个刘中敷打交道。前一段战事紧急,用兵频繁,每天都在论功行赏。这个刘中敷就说府库财物有限,应节制以备缓急之用。朱祁钰颇为嘉许,便采纳了他的建议。</p>

使得杨牧云与他发生不少争执,以至于一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p>

“本官最近与杨大人闹了不少误会,”刘中敷笑道:“希望杨大人念着你我同朝为官,不要心存芥蒂。”</p>

杨牧云哼了一声,“刘大人说的轻松,我大明万千将士与鞑子浴血奋战,方保住了京师。可刘大人你轻飘飘的一席话,便抹杀了无数将士的功劳,使其赏赐不得兑现,你这是置我兵部于何地?”</p>

“杨大人,息怒,”刘中敷端起酒杯,见他无动于衷,便干笑两声,将自己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本官也是为难呀,太上皇、皇上都不断用兵,再加上权阉王振及其党羽上下其手,这国库早就空了,若不是抄没一批逆臣的家财以充国库。怕是连跟鞑子打仗的钱都拿不出了。”</p>

“你这话去跟鞑子说去,”杨牧云冷笑道:“等鞑子攻破了京城,你还要去向他们诉苦么?”</p>

“杨大人还是年轻,”刘中敷摇头叹道:“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p>

“刘大人此来便是向本官絮叨这陈年旧账么?”</p>

刘中敷嘿嘿了几声,压低声音道:“听说皇上欲要任命内阁首辅?”</p>

“你也听到风声了?”杨牧云眼睛眯了起来,“怎么,你们陈大人也有意于此么?”</p>

“我们大人虽然资格老,之前也曾入过阁,”刘中敷目光一转,“可哪儿及得上于大人和您现在是朝廷新贵,皇上荣宠在身......”</p>

“刘大人言重了,”杨牧云道:“皇上对你不也是言听计从么?”</p>

“看来杨大人对本官是误会颇深呐!”刘中敷笑了笑,语气放缓,“等于大人当上了内阁首辅,还望杨大人放宽心量,不要记恨本官啊!”</p>

“是谁说我们大人要出任内阁首辅的?”杨牧云眉头微蹙。</p>

“于大人担任内阁首辅,那是众望所归,”刘中敷道:“要不是于大人指挥若定,京师说不定现在已落入鞑子之手。我大明就得像昔日的宋朝一样南渡......于大人可谓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啊!”</p>

“那是,”杨牧云道:“于大人不顾自身安危,身先士卒出城应战,试问满朝文武有谁能做到像他那样?”</p>

“就是就是,”刘中敷附和道:“于大人不但拯救了大明,还拯救了皇上,太后,还有全京城的百姓啊!现在京城里的百姓都在传颂于大人的恩德。”</p>

“以于大人之功,别说担任内阁首辅,就是封王也不过分......”杨牧云喝得有些多了,话滔滔不绝。</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