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熕船冲入敌阵的同时,郑家两列纵队的左侧五艘大战舰就在荷兰六艘夹板船面前做阵前迂回。郑家大战舰比大熕船略小,但也是西式战舰,使用橫帆。大战舰是国姓爷郑成功初起抗清时建造的“三桅战舰”。
三桅战舰按照明制属于大型福船。船上树三桅杆,主桅杆高四丈,船长二十丈。其中有红衣大炮八门,千斤弗朗机炮四十门。
千斤弗朗机炮是国姓爷仿制并改良嘉靖年间的“发熕炮”而得来的一种重型火炮。炮重一吨,弹丸重二十四斤,也就是二十六点十五磅,威力显然胜过同时代英国的二十四磅炮。二十四磅炮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五英尺厚的橡木,二十四斤炮便有此等威力。
如果没出意外,应当是国姓爷在理解重量单位的时候出了偏差,将英制二十四磅理解成了明制二十四斤,但这本身却阴差阳错地加强了火炮威力。千斤弗朗机弹药基数是每门火炮三十五发炮弹。郑家大战舰上面的八门红衣大炮完全可以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击穿五英尺厚的橡木。由此可见,郑家大战舰的威力其实胜过同时期英国战舰海上君王号。中国此时的科技水平仍然领先于西方。
当龙熕炮开火并且径直朝着敌军冲锋的时候。左翼五艘大战舰则立刻首尾相接地向左面转向,呈弧形掠过。上下两层火炮依次对准荷兰军舰开炮。
五艘大战舰,一侧便共有火炮将近百门,在炮门处喷射烟雾,重弹丸呼啸而出,刹那之间,天崩地裂,鬼哭神嚎。
当大战舰绕过一个较大的弧度,五艘摆成梅花状的时候,荷兰六艘夹板船已经有两艘战舰重伤瘫痪。
正是因为五艘大战舰绕一个大弧形,呈祥如五瓣梅花一样的形态,故而国姓爷将这一战术称之为五点梅花阵。
国姓爷郑成功不愧是中国名将,民族英雄,其创立的“五五制”的五点梅花阵战术,早在英国海军名将霍拉肖·纳尔逊的“纳尔逊战术”形成之前两百年便已经出现了。可以说,纳尔逊战术真正的创立者不是英国人霍拉肖·纳尔逊而是中国人的郑成功。此时,国姓爷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创立的五五制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
荷军突遭打击损失惨重,但是十七世纪的荷兰水兵不是孬种。他们的雇佣兵虽然是为了钱卖命,但是当他们被推向战场的时候也是要拼命的,当下便也奋起还击。荷兰炮手同样朝着明军猛烈开火。
两军舰队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全都视死如归。舰船速度太慢,转向困难。根据炮舰的需要,舰船上下颠簸也不会超过一米。因此双方谁也不能躲避,只能以必死的勇气使用火炮做正面对抗。
虽然双方距离较近,但是也不能发射散弹,因为那根本就打不穿敌军船队的船体。炮手在拉回火炮的同时,炮门便自动关闭,当装填好之后,再将大炮推出炮门,然后发射。
火炮近距离对射,双方炮手都处在紧张地状态,很多时候,因为紧张装填错误也在所难免。然而,这也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很多时候,炮手往往比平时训练能够打出更好的成绩,而不会如同陆军炮手一样打不出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