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贞观极品公子> 第七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2 / 2)

请注意,太宗皇帝说的是他有天下,不是大唐王朝开国。

如果说在玄武门阴谋前,长孙无忌对太宗皇帝已经有很大功绩的话,那一定是不可见人的,不然不会不见诸于史册。

大概就是,帮太宗皇帝谋夺平阳公主军队,把泾州之败嫁祸于刘文静和殷开山,攻蒲坂200余天不克,受武德皇帝谴责,就干脆告刘文静谋反。

长孙无忌之所以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并被太宗皇帝作为图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说穿了,不是长孙无忌对大唐王朝开国有什么功劳,也不是在贞观和永徽有什么文治武功。

长孙皇后尚且认为:不能让她家族的人,依靠她的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属关系身居高位。

具体就是指长孙无忌。

甚至连亲妹妹长孙皇后也不认为长孙无忌如居高位是依靠才能和功绩。

事实上在太宗皇帝登基之初,长孙无忌不得不宣称退出,在朝廷中没有正式地位,也没作出什么好事,至少他没有做光明正大地记载于史册的事。

见诸史册,长孙无忌最大的“功绩”就是血腥的玄武门政变,帮助太宗皇帝逼父、弑兄、屠弟、灭侄、杀叔,排挤打击屠杀武德开国功臣,夺得了政权。

对太宗皇帝的这一事件,封建史家们最高的评介也不过是“逆取顺受”、“为国者不顾小节”。

司马光则称之为“贻讥千古”,完全是一个阴谋,至于对长孙无忌这样的阴谋家,权谲纵横之才该如何评介?他所立的又是何等样的功呢?就算是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大家,其实也说不出来。

被这样的一个人惦记着,薛琰根本就不在乎,哪怕长孙无忌精于算计,擅长阴谋,说白了就是背后下黑脚,薛琰也不放在眼里,如果说作为一个政治家,薛琰需要仰视长孙无忌的话,那么斗心眼的话,薛琰还真的没怕过谁。

倘若惦记上自己的是房玄龄,估计薛琰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人家玩儿的阳谋,使出来光明正大,但是却足以让人防不胜防。

但如果是长孙无忌的话,那就算了吧!

安心睡大觉,享受封建制度下的权贵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长孙无忌安插在武阳郡公府周围,负责盯梢的人,薛琰也早就知道,他从来都是个机警地人,上次在广和居和程处亮闹了一场,回来之后,薛琰就发现家周围多了些陌生人,就让家人去查一下,结果查出了崔府,后来,长孙无忌的人到了,也恰巧被武阳郡公府上的人给发现了,一来二去,顺藤摸瓜的就查到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对此,薛琰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做,人家愿意围观,满足人家的爱好也就是了。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