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贞观极品公子> 第八十七章 形势危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形势危急(2 / 2)

偏偏此时,户部和兵部来了公.文,让太仓立即往泾州和并州各发运一万石军粮,太仓令顿时傻了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劲地催促着:“太子殿下,户部和兵部的事儿可耽误不得,何况这批粮食是发给边军的,要是拿不出来,可是要捅大娄子。”

李承乾当然明白太仓令的意思,虽然去年征伐突厥大获成功,可是薛延陀,契丹犹在,纵然实力比不得突厥,可一旦作乱,到时候还要靠那些边军去卖命,如果误了边军的军粮,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李承乾现在也没有了主意,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有气无力道:“你就不会到市上买一些来应急?”

太仓令苦笑一声,摇摇头道:“如今的行市,几千石粮食卖出去容易,买进来可难,就是花再大的价钱,没三五日也张罗不齐。”

李承乾急得直跺脚嘴里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

瞧着李承乾着急的样子,柴令武在一旁再次自责道:“这件事儿都怪臣,是臣害了殿下。”

李承乾看看柴令武,虽然心里不满意,但是却也不忍心责备,对方不但是他的表兄,而且一直以来对他都忠心耿耿,便道:“唉,事到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

柴令武见李承乾不责备他,心里反而更加自责,咬了咬牙,道:“殿下,千牛卫营中存有三四千石存粮,快派人运去,先对付了并州那边再说,泾州是臣父镇守,臣这就去信,让臣父稍安勿躁,总之,不能叫别人抓住了把柄。”

李承乾也知道柴令武所说的别人是谁,自打他接了太宗皇帝交给的这个差事,无论是李恪,还是远在登州的李泰,眼睛可都盯着他呢,就等着他犯错,然后扑上来。

李承乾问道:“不行,你只是千牛卫郎官,要是私自动用军粮的话,那可是死罪,再说了,粮食都发给了边军,千牛卫的人那里吃什么?”

柴令武现在只想着将功赎罪,道:“殿下放心,千牛卫看管粮饷的是微臣好友,当年臣父曾救过他父亲的命,臣亲自去说,他肯定不会拒绝的,至于千牛卫的人吃什么,这个~~~~~~臣再想办法吧。”

虽然知道柴令武这么做,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李承乾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想想也只能这样,太子千牛卫总归是他东宫的人,便是受些委屈,也是应当的,谁让他这个太子现在都急的火上房了呢。

李承乾,当即便叫太仓令依着柴令武说的办,接着又唤过几个心腹来,让他们从今儿个起,什么都别干了,就到市面上收粮食,有多少收多少,都囤到南仓应急。

太仓令有些担心,道:“殿下,眼

(本章未完,请翻页)下长安市上的好粮不多呀,净是些浸过水的粮食,容易发霉,这一发霉可容易吃出事儿来啊。”

李承乾现在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闻言,有些疯狂地大声道:“那也得收,过几日只怕连这样的货色都没有了!”

李承乾现在真的希望,当初他没有听柴令武的主意,要是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麻烦了,可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用。

东宫属官加紧收购市面上的粮食同时,柴令武带着太仓令到了太子千牛卫储备军需的仓库,关节他都已经疏通好了,对方虽然为难,可是因柴令武开口相求,也只能点头答应。

眼看着粮食都被运走,军需官一脸苦涩的对着柴令武道:“柴兄,仓里的粮食都运光了,明天让千牛卫的兄弟们吃什么啊?”

柴令武叹了口气,道:“都怪我立功心切,害了太子殿下,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你放心,倘若出了事,我一力承担就是!”

李承乾他们这边想着瞒天过海,拆了东墙补西墙,对此,太宗皇帝可是一无所知,他满心以为,纵然李承乾这次的差事办得不出彩,可有南仓的粮食压底,总归出不了大乱子,此时他正坐在榻上,批阅奏章,批完一道呈文后对一旁的王德道:“你把这个转给太子,明天有十五万石粮食要运往泾州和并州,那可是二十几万人的两个月用度,万万不能大意”

王德结果奏折,小心翼翼地应道:“奴才这就去。”

他拿着呈文正要出去,却不防备迎面和马宣良撞了个满怀。

马宣良也顾不上跌倒在地的王德,急匆匆到了太宗皇帝的龙书案前,道:“陛下,不好了,太子千牛卫军营里出了乱子,士卒们哗变了,一个小校冒死逃出大营,刚把信送到了兵部!”

太宗皇帝闻言,顿时吃了一惊,哗变,自打当今太上皇起兵太原,大唐何曾出过这等事,当即问道:“哗变?是怎么引起的?”

马宣良回答道:“据说是吃了发霉的米死了人,这才引起众怒,士卒们已经闹了起来,形势十分危急!”

太宗皇帝闻言,不禁一脸怒气,道:“是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将发了霉的大米给将士们吃!”

马宣良着急道:“陛下,现在一时间谁也闹不清楚,不过,陛下,太子千牛卫的老底子是当年隐太子的东宫六率,一旦有人借题发挥,挑起旧怨,后果不堪设想啊,现在皇宫的侍卫加起来不过千把人,而太子千牛卫有五千人,请陛下速速调兵平乱。”

太宗皇帝到底是一国之君,虽然心惊,却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努力的分析着眼前的局势,调兵,现在到哪儿去调兵?

城里其他各营的禁卫军都到北苑操练去了,这么远的路,等调回兵来,左屯卫军的乱兵岂不已经杀进宫了?

心里虽然有些惊慌,但是面上却十分镇静,道:“这点儿小事有什么了不起,还用调兵?再说了,朕也不相信朕的禁军会哗变,朕这就去军营。”

马宣良闻言大惊失色,忙劝道:“陛下!万万不可,虽说隐太子故去数年了,可是他的旧部心中未必就肯顺服,如今已然闹了起来,陛下这个时候去,一旦~~~~~~”

“一旦什么?”太宗皇帝眼神凌厉的看着马宣良,道,“朕方才说了,朕不相信朕的禁军会犯上作乱,朕只是去安抚他们,让他们将心中的委屈说出来,有什么好怕的!”

太宗皇帝说着,挣扎着想要起身下床,可是,脚刚落地就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腿疾已经将这位大唐帝国的主宰折磨的步履艰难了。

马宣良见状,就要去扶,却被太宗皇帝一把推开,道:“走开,朕让人扶过吗?朕自己能站起来!”

说着,太宗皇帝手攀着墙,艰难地站起身来,脚却怎么也往前迈不动步,大喊道:“马宣良,牵马来!”

马宣良眼见太宗皇帝如此,心中苦楚,道:“陛下,您的腿疾~~~~~~~臣还是去抬龙辇来吧。”

太宗皇帝闻言斥道:“荒唐,朕在军前什么时候坐过轿子?”

马宣良无法,只得挥泪走出了两仪殿,牵来了战马。

到底是马上皇帝,毅力何等惊人,等到马宣良牵着战马回来的时候,太宗皇帝正以剑拄地,站在宫中甬道前,望着自己心爱的战马,艰难地拄着剑往前走去,脸上是痛苦的表情,汗水一滴滴滑落,那匹战马似乎通灵,明白了主人的痛苦,居然走到了太宗皇帝的身旁蹲了下来,太宗皇帝淡淡的一笑,侧身慢慢地爬到了马背上,马儿站起,太宗皇帝一挥鞭,向前走了几步。

就在此时,太宗皇帝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娇柔的女孩儿声:“父皇!”

太宗皇帝拉住缰绳回过头来看去,方才还严肃的面容顿时舒展开来,道:“丽质!你不在你的殿中休息,怎的来这儿了!?”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