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言过了。”李绩立即出口反驳道,“王方翼是平定了叛乱,可他的损失也不,一万大军只剩下四千伤残士卒,这样损失即使平叛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而程务挺虽然没有赶在王方翼之前达到平县,可他到平县的距离要比王方翼远一倍,这方面情有可原,我们又怎么能依次来惩罚他呢?”
“呵呵――”李弘冷笑道,“英国公,你也是领军打仗的老将了,你该知道军令如山倒,军令就是命令,是没有借口的,是无条件服从的。他们双方同时出兵,王方翼一万大军先到平县,他要是不立刻采取强攻,让叛军逃出平县,今后平叛可能只会更加困难,才会损失这么多人马,而要是程务挺能急行军,早一赶到平县,跟王方翼合并一处,一同夹击叛贼,他的损失就不会这么大了。孤现在程务挺延误军机已经够仁慈的了,要是再严一,他犯的是渎职之罪,依照军法该去职充军。”
李弘这句话的很占理,而且也很霸气,让李绩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
高宗听到李弘这么,他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武后的脸色就变得有阴沉了。
“那你的意思呢?”武后语气冷冷的问道,很显然她非常的生气,李弘驳斥的是李绩的建议,可因为她不喜王方翼,李弘支持王方翼而驳斥李绩,实际上是在驳斥她的面子。
“程务挺该怎么处置,想必父皇心里有数,儿臣不敢妄加猜测,不过对王方翼的奖赏,儿臣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该不该。”李弘这句话时将目光移向了高宗。
高宗很喜欢听李弘刚才的这句话,怎么惩罚程务挺,该他了算。他可以让武后插手政务,可他没有傻到让武后插手军务,这是他不容许的,同样李弘的话也提醒了他。
“你,让朕听听。”高宗开口道,他这句话的含义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支持李弘的建议。
“安集大使苏定方不久就要回长安城,因此安集大使职务必将悬空,而安集大使的任务是防备吐蕃,不是一般人能充任的,须得干练、又熟悉西北情况的将才不可,儿臣觉得这方面只有裴行俭可以接替苏定方的位置,而裴行俭本就是西域大都护,他要上任安集大使,西域大都护一职就要出现空缺,西域是大唐经营西域诸国,大唐通过西域商路的要道,须得有个深通政务和军务的人才能担任,王方翼在夏州刺史的任上做的不错,又能统军打仗,儿臣建议让他担任西域大都护一职,算是对他这次平叛的奖励吧!”李弘一口气向高宗出了自己的想法。
“朕觉得可行,不知皇后的意思是?”高宗向武后问道。
其实,这件事涉及到军务,他可以一个人决定,只是这样会让李弘和武后交恶,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因此他才会征询武后的意思。
苏定方回长安城,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苏定方离开,他的位置需要有人替,只是吐蕃现在对大唐西北虎视眈眈,派一般的人接替苏定方的位置,干好了没有功劳,因为你能干的比苏定方好?干坏了就得受到惩罚。因此这个安集大使看似权力很大,可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所以让裴行俭接替苏定方安集大使的位置,武后倒是没有异议。因为,想在这个位置上安排人,武后手里还没有这样的人。
至于西域大都护这个位置,武后确实很感兴趣,不过西域全部兵力加起来不到两万,西域又离长安太远,对武后而言西域大都护更像是一块鸡肋,她更加看重的东北军军权问题,因此将王方翼这个王皇后的堂兄赶到西域,她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这么一想,武后也微微头道,“本宫也没异议,就以陛下的意思办吧!”
见武后这么了,武后一系的人也就不再什么了,只有李绩的脸色有阴沉,因此他的目的没有达到,王方翼终究还是升了官。可能在高宗和武后的眼里,一个夏州刺史跟一个统兵不到两万的西域大都护没什么区别,全都是他们的臣子。然而这放在李绩的眼里,问题就变了,他考虑的比较远,他知道等到东北战事结束之后,大唐一旦平定了高丽和新罗、百济,到时候一定会对吐蕃用兵,而那个时候派往西域的大军可就不止是两万这么简单了,而且吐蕃不像高丽和新罗、百济,是一个庞然大物,想要对付吐蕃,没几个十几年不行,这样今后西域都护府的大军估计都得维持四万左右的人马。
对于一个统军不到两万的大都护,你可以不放在眼里,可对于一个统兵超过四万的大都护,你就不能不警惕了。然而这个时候武后已经答应了,他再反对,不但会恶了高宗,还会让武后没面子,因此一向圆滑的李绩也就不什么了。
就这样,李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将王方翼派到西域,经营西域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不过李弘很清楚,武后现在答应的这么痛快,不是她真的愿意答应,而是因为高宗的缘故,同样他也很清楚有,就是武后给了他一个人情,待会她肯定会对自己有所要求,不然她就不是自己的母后了,不然她就不是一代女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