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使决定留在浙江,这在使团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对此有发言权的也只有正副使者二人而已。对于张恭彦的决定,那个正使显然对内情知道得更多,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话里话外的便是陈文挖了他们秦王府的墙角,却把张恭彦从未在秦王府任职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对于此事,陈文此前也专门与张恭彦谈过,一个热血未泯的读书人,就是对西班牙方阵和葡萄牙雇佣兵有些过于推崇。
不过这也难怪,人的性格和理念是和经历有着直接关系的,张恭彦曾与瞿式耜同守过桂林,当时就是区区三百余人的葡萄牙雇佣兵带着几门重炮就守住了桂林城,还一度收复了不少失地。
此事影响甚大,不只是在军事上拖延了清军前进的脚步,就连永历天子为了拉拢那些传教士也有过让皇室人员入天主教改教名的事情,而后还专门请传教士到罗马教廷求援。即便不谈这些,就算是后世,也从未少过对于西班牙方阵和澳门的那些葡萄牙雇佣兵推崇备至的人。
一个曾经对西学嗤之以鼻,历经大难后转而大力宣传,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希望,可是陈文却知道,雇佣兵历史上就为南明王朝战斗过那么一次,明军也没有大肆编练过西班牙方阵,就连去罗马教廷求援的使者也是直到永历死于逼死坡后才回到中国,回信也是罗马教廷拒绝了求援的要求。
西班牙方阵的效果陈文也曾迷信过,但是在浙江却根本不能使用西班牙方阵,水网纵横、道路崎岖,尤其是他初次领兵的浙东四明山,如果他当时使用的西班牙方阵对抗追击而里的提标营的话,那么依旧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当时的地形根本无法把阵型摆出来。没了阵型,面对数倍于己,战斗经验更为丰富的清军的话,能打赢也就新鲜了。
相较之下,鸳鸯阵虽然未曾延续发展下去,但却并非是战阵自身的问题,更多的则是政治斗争的缘故。
戚继光的兵书、战阵所代表的是明朝军事近代化之路的,而且在浙江鸳鸯阵也更为合适,那是用几万倭寇的脑袋和惊人的交换比证明过的。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清军围剿力度的提升,陈文同样编练出了长枪阵来弥补鸳鸯阵较为单薄的问题,也算是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了下去。
这个读书人很有意思,至于孙可望的感受,陈文也懒得理会,那厮拥兵数十万不假,但是远在大西南,一个小小的秦王府也配管我大安远侯府的事情,孙可望有那闲心还是去琢磨琢磨怎么先把堵在家门口的多罗贝勒屯齐的那支满蒙八旗大军赶走吧。
不比对郑成功的复杂心理,陈文对孙可望不过是表面上还保持着起码的礼貌,因为他很清楚这厮日后会干出什么事情,而这一次的往还更是坚定了他的看法。
使团沿着旧路离开了金华,不过这一次回去只怕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来时刚刚被明军收复的广西已经重新沦陷了,而浙江这边清军对道路和行人的审查也越加的严苛起来。
使团携带着陈文上奏永历朝廷的报功文书和奏表以及贡献的方物踏上归途的同时,又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杭州府如今在提标营中炙手可热的提标左营中军守备徐磊的家门前,家中自正妻于氏以下的妻妾家仆们尽皆在恭候着家主“凯旋”。只是此时此刻,策马而来的徐磊的心思却根本没在这里。
不比去年,那时浙江明军的威胁还只是浮现在脑海中的一个可能,毕竟只是击退了督标和四府绿营,全歼了轻敌冒进的抚标营而已,杭州驻防八旗和他们提标营于舟山历经大战而未曾出师,可是现在看来,若是早知道会是今年这样,哪怕是疲兵不能战也要强行出兵,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那么一个只能装几百人的堡垒堵死在安华镇。
自那里退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也只是杭州驻防八旗回到了杭州,他们的提标营和那支重建的抚标营则一直是到现在才从绍兴府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