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递交到朱由检手中, 文无忌、宋秦歌观察。
很明显,计算并非朱由检所擅长。
朝廷自各地调拨的七十万石及其呼应赈灾所筹集的五万石赈灾粮让朱由检无法对等的同200万数字的灾**系到一起并分析出由此产生的危险系数。
文无忌也没指望朱由检能噼里啪啦的计算出一些可以推理分析的数据。
朱由检视线从纸张数据转移向自己的时候开口:“目前能调用的赈灾粮不足八十万石,根据王府所给出各州府人口数据,以受灾区域和流入人口概略统计,眼下有近200万的受灾人口,豫州、翼州、山东等地夏季大旱颗粒无收区域有大量民众熬过秋季也会加入到受灾人口当中,粮市价格提升,还会致使一定比例民众倾家荡产,预估进入冬季,灾民的数量会急剧扩充到三百万以上。对比可以利用的赈灾粮,在州府到地方个个环节没有截留的前提下,能救济的民众只有三分之一,赈灾粮依旧有巨大缺口。”
数字对比,灾情的现况在朱由检意识中清晰了起来,意味着有近200多万民众无法得到有效的救助。
“七十万石赈灾粮已经是朝廷能调拨的极限?”朱由检说道。
“文无忌点头:“这是实情,还是建立在王爷您负责赈灾的基础之上,否则朝廷调拨的赈灾粮还会减少”
“迁民呢?解决不了?”
“南方海域岛屿众多,但多数的岛屿并没有足够承担人口生活的耕地面积,海禁和同葡萄牙人的合作息息相关迁移,贸易能发展起来,自然能多一些比例的养活民众,但这种假设已经被限制,30万左右是向南方海岛迁移的最大数值,否则因为耕地不足会引发迁移民众和本体土著的冲突。”
“啊!”朱由检失声。
没有刻意的掩饰瞬时情绪的低落。
“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说说看!”
“双管齐下的两策,第一还是迁民,南方海域海岛的容纳量有限度,北方却可以接纳无数,山西、陕西都有旱情发生,但自大同、榆林以北风调雨顺,河套区域即便时逢干旱,引黄河之水便能灌溉,区域内因为冰山融雪,土地肥沃,河道交错,有灾情产生,也因为可以大规模种植能抗旱的红薯解燃眉之急,可以大量迁移民众”
信息量太大,朱由检思维跟不上文无忌的言语推进。
稍微的控制节奏,文无忌继续:“好处不仅仅是可以解决相当比例的民众生计问题,向榆林以北迁移民众,另外层面的意义还在于稳边固疆,区域时常遭受到蒙古诸部侵边骚扰,有民众迁移形成大量居住区,相对应朝廷也会建立卫所屯兵,增加区域内战事调动能力。以巡检司制度举例,巡检司主要肩负打击走私和地方治安维护,人数规模数十上百不等,关键是巡检司开支不需要朝廷调拨饷银由地方财政支出,民众形成聚集区域,农耕基础上也会带动商贸的发展。反馈而来的就是巡检司职能的强化,蒙古诸部小范围的侵边巡检司可以应对,以巡检司为主的军事体系还能增加朝廷面对蒙古诸部大规模侵边时的战事调动和反制时间。
还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山西、陕西局部区域灾情已经呈现扩大化趋势,如若来年灾情持续,区域内势必会出现大规模的灾民潮,及早向河套迁移民众,这是对陕西来年有可能爆发灾情的一种应对,百利而无一害。原理其实相同,向南方海岛迁移民众,在缓解灾情基础上巩固的是海防,向北迁移民众也是如此道理,稳边固疆。唯一的难题便是冰封河道,大量的灾民需要长途跋涉抵达榆林一线,这会增加负担,不似水路南下便捷。
朱由校同意迁民计划,南迁还是北迁,或者两者兼之,决策都在于朱由检手中。
“向河套区域可迁移多少人口”
“一百万到两百万甚至更多都可以,南方海岛一旦民众迁移到位,相当时间内便无法后续迁移。北方则不然,所以这是一项完成计划之后可长期持续的过程。第一批民众迁移进入,开垦的同时兴修水利,扩大居住区域,后续迁移人员逐步到位,这个时间或许是半年,或许是一年及其更为持久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