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辅佐玄德> 三国军制简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国军制简介(2 / 2)

四武装力量体制

三国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中央军和地方军两大部分构成。中央军又划分为中军和外军。地方军即州郡兵,它们各有不同的驻屯地和职能,这是三国武装力量体制的一个突出特色。这一时期的部曲家兵也是为数不小的武装力量,但它是地主控制的私家武装,不属于国家武装力量的范畴。当然,当时也经常发生国家武装力量与私家武装力量相互转化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私家武装力量可以构成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来源。

三国武装力量的中外军划分,以曹魏实行的最早,也最为明确。

屯驻于京城及其周围地区的中央军,称为中军,是曹魏军队的精锐力量。它平时作为宿卫军,负责保卫皇帝和京城的安全;战时则作为战略机动部队,外出参加重大的军事行动。曹魏的中军由新五营与老五营组成。新五营即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五营。其中武卫营是中军的核心,它的前身为曹操的亲军“虎豹骑”。“虎豹骑”是一支精选“天下骁锐”(《三国志》卷9《魏志·曹仁传附弟纯传》),并由曹氏子侄统领的骑兵劲旅。建安中,曹操任命许褚为武卫中郎将,以“虎豹骑”为基干,同时吸收一批亲信将领的勇猛卫士如许诸的“虎士”、典韦的亲兵,组建成一支新的亲军,“武卫之号,自此始也”(《三国志》卷18《魏志·许褚传》)。曹丕称帝后,许褚升任武卫将军,继续统领这支以“武卫”为号的亲军,武卫营于是成为曹魏皇帝最亲近的宿卫军。许褚以后,任武卫将军之职的多系曹氏宗室,如明帝时的曹爽、齐王芳时的曹训等。老五营即东汉王朝原已设置的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营。建安年间,五校尉营虽然依然保留,但其兵员不断被曹操削减,“今五营所领见兵,常不过数百”(《三国志》卷14《魏志,刘放传附孙资传》注引《孙资别传》)。曹魏后期,“五营领兵,阔而不补”(《三国志》卷28《魏志·毋丘俭传》注引),更是有名无实。

曹魏中军的正副统帅为领军、护军。这两名高级武官始置于何年,史籍缺载。建安元年韩浩建议曹操推行屯田有功,不久迁为护军,可见护军一职建置甚早。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公元207年),中外军的划分已呈明朗化,于是将领军改为中领军、护军改为中护军。中领军、中护军不仅统领宿卫军,还典武官选举。中领军、中护军资历深重者可进为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也可并置(据《三国志》卷1《魏志·武帝纪》注引,建安十八年上劝迸表的大臣中,即有中护军曹洪、中领军韩浩,又有领护军将军王图,可证中领军、中护军与领军将军、护军将军有时并置)。在中领军、中护军的统帅下,新五营分置将军统领,五校尉营由诸校尉统领。

驻屯于京城地区之外,由都督统率的中央军,称为外军、外兵。曹魏外军的形成与都督制的创立同步。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任命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明确使用中外军的名称。

曹魏前期,都督的设置限于缘边诸州,外军也相应地部署于这些地区,除主要负责与本地区有关的攻防外,也经常由皇帝调遣执行其他作战任务。由于外军长期屯驻于地方,因而日趋地方化。与都督的实际身份由中央官逐步向地方官转化的同时,外军也逐步向地方军转化。最高统治者根据政治需要,有时也将外军调入京城地区,以扩大中军。如曹魏后期,司马氏将重兵集于京城,使中军取代外军成为军队的主力。

蜀汉军队的中外军之分不像曹魏那样明确。刘备为大司马、汉中王时,以关羽为前将军,统率荆州方面的驻军;张飞为右将军,统率汉中方面的驻军;马超为左将军,统率凉州方面的驻军;黄忠为后将军,统率由中央直接控制的机动军团。前、右、左三将军所领之兵驻于战略要地,具有区域性战役机动军的性质,实际上就是外军;后将军所领之兵,屯驻于京城地区,有时也出外作战,实即中军。刘备称帝后,中、外军统帅官的将军名号有所变化,而中央直辖军划分为中外军的格局并无大的变动。

诸葛亮主持蜀汉军政时,多次举行北伐,将重兵驻屯于汉中,多时达10万人,集结了蜀汉兵力的绝大部分。北伐大军中既有中军、外军,也有从各地征调的地方兵。战事结束后,除留下一部分兵力从事屯田外,各部军队仍应返回驻屯地,保持中外军的军事部署。

蜀汉后期,中外军的划分更加明朗化。前者的统帅官一般加一“中”字,如中护军黄忠、赵云、费祎、中督护李严、中监军姜维等;后者的统帅官一般加“前”、“左”、“右”等字,如前监军王平、前领军张冀、左护军刘敏等(参看《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蜀汉的中央宿卫军在中军中自成系统,以与主要担负征战任务的中央机动军团相区别。它主要由左右羽林郎及虎步、虎骑二营组成,分别由部督、虎步监、虎骑监统率。步、骑每营兵力约五六千人,为宿卫军的主力。沿袭汉制而设的五校尉同曹魏一样,也是徒有其名。外军由都督统领,以一郡的范围为军事管辖区。

东吴军队划分为中外军比较明确。中军即驻于京城及周围地区的中央军,主体为宿卫军,有羽林、武卫、虎骑等名称,由羽林督、武卫将军、虎骑将军分别统率;五校尉营由校尉统率。驻屯于京城地区之外的中央军属于外军,各以驻屯地的地名命名,由督或都督统率。东吴后期多次任命宗室重臣为督中外诸军事,表明中外军的划分已是东吴武装力量的正规体制。

与中外军不同,州郡兵是由地方行政长官统率的地方军。当三国统治者重建州郡领兵制后,各州郡逐渐领有属于本地区统辖的军队,但兵力多少不等,它的任务是维持本地区的秩序,有时也配合中央军作战。

五、军队组织编制

(一)兵种

曹魏的军队包括步兵、骑兵、水师三个兵种。

东汉末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仅有5000之众,但他注意拉拢遍布北方各地的地主豪强武装,兵力很快增强,尤其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打败青州黄巾以后,“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号为‘青州兵’”(《三国志》卷l《魏志·武帝纪》),曹操的军队从此成为逐鹿中原的一支劲旅。不论是收编的黄巾起义军,还是归附的北方地主豪强武装,大多是轻装步兵,因此曹操的军队在早期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北方是平原地区,便于战马驰骋,骑兵的战斗力和机动性均远胜于步兵,精于兵法的曹操对骑兵的建设自然格外重视。建安十二年北征三郡乌桓,“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三国志》卷1《魏志·武帝纪》),曹操从中收编不少精于骑射的乌桓族人,组建一支被誉为“天下名骑”的骑兵部队,在此后征战中发挥了冲锋陷阵、克敌致胜的重要作用。讨平凉州后,曹操又从这个良马产地获得大量战马,骑兵更为增强。曹魏的骑兵数量既多,作战又骁勇异常,吴、蜀二国的骑兵都无法与它对抗。

曹操的军队基本上由北方籍的士兵组成,“不习水战”(《三国志》卷35《蜀志·诸葛亮传》),但在统一北方之后,要大举进攻江南,不得不“舍鞍马,仗舟揖”(《三国志》卷54《吴志·周瑜传)。曹操大规模训练水军始于建安十三年,他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开凿玄武池作为训练基地。可是赤壁一战,舟师全部化为灰烬。曹操退军至谯(今安徽毫县)后,“作轻舟,治水军”,将水军又重建起来。

魏王朝建立后,文帝、明帝也都十分重视建设水军,如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文帝“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颖,浮准”(《三国志》卷2《魏志·文帝纪》)。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明帝诏幽、冀、青、兖四州“大作海船”(《三国志》卷3《魏志·明帝纪》),但限于北方的地理条件和人民习惯,曹魏的水军远逊于东吴,所以魏帝几次率众南下“临江观兵”,都不敢贸然渡江与东吴水军决战。

蜀汉的兵种较多,除步兵、骑兵、水师之外,还有车兵和弯兵。弩兵主要由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士兵组成,号“连弯士”,十分精锐,战斗力很强。诸葛亮亲自对原有的连弩进行改造,谓之“元戎”,矢长8寸,一弩连发10矢,杀伤力较前大为提高。步兵装备的木柄枪长两丈,竹柄长枪达两丈五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刺杀敌人。为了有效地粉粹曹魏骑兵的冲击,诸葛亮还用“八阵图”的布阵法,构成由步、弩、车、骑四兵种合成编组、协同作战的军阵。蜀汉的水军也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从实战效果来看,其作用远逊于陆军。

东吴军同曹魏一样有步、骑、水师三个兵种。三国之中,以东吴的水军最为强大,它以长江天堑为依托,形成曹魏南侵大军难以逾越的坚固防线。东吴以侯官(今福建闽侯)为造船基地,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与西陵(今湖北宜昌)为水军训练与驻屯基地。所造海船十分高大,可以远征檀州、夷州(今台湾省),通航辽东。

(二)编制与兵力

三国军队的编制基本上沿袭汉制。曹操制定的《步战令》中提到伍长、什长、都伯以及部、曲等基层组织的建制(《通典》卷149《兵》《太平御览》卷296,卷300引),至于完整的军队编制序列,史籍中尚未见到时代性明确的记载。《通典·兵》述及以列、火、队、官、曲、部、校、裨、军为序的编制序列。每列5人,有长;2列为火,10人,有头;5火为队,50人,有头;2队有官,100人,有长;2官为曲,200人,有司马;2曲为部,400人,有司马;2部为校,800人,有尉;2校为裨,1600人,有将军,2裨为军,3200人,有将军、副将军。《通典》所述与《步战令》的有关内容有相近之处,可能大体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队编制的情况。不过,三国军队的层次结构不可能都像上述编制规定的那样齐整满员,尤其是将军的统兵人数,实际上存在着多少不等的差异。

三国之中,以曹魏的兵力最强,精锐为中军,前期约五、六万人,后期增至近20万,加上各地都督统率的外军及州郡兵,总兵力约有40余万人。灭蜀后收编部分蜀军,曹魏总兵力当达50余万人。关于蜀汉的兵力,虽然刘禅的诏书中有“步骑二十万众的”说法,显系自我夸张之词,不足为据。诸葛亮北伐,进行全国总动员,“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三国志》卷41《蜀志·杨洪传》),也仅集结兵力十万之众,蜀军主力加上留守部队,总兵力大约在14万人左右。东吴的总兵力,估计为20余万人。其中一半是由山越人组成的。原先居住深山峻岭之申的山越人,“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之腾木”(《三国志》卷64,《吴志·诸葛恪传》),由他们充作兵源,大大提高了东吴军队的战斗力。

以上所述系指属于军队编制的正式兵员。实际上每次打仗,还必须配备人数可观的“运兵”。平原地区,战兵与运兵的比例大致为二比一;在山区,其比例则高达一比一(《三国志》卷40《蜀志,魏延传》注引《魏略》载魏延曰:“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为了减少运输军粮装备所使用的人力,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即使如此,作为后勤保障部队的“运兵”数量依然巨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