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即使不要银钱,柳氏也看不上眼这两个瘦弱的乞儿,有些反对。一个小乞丐,怎么配跟着儿子身边,当贴身书童?
何况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又能为家里干什么?
柳氏倒也没担心小丫头吃白饭,只是单纯的看不上眼!
两兄妹瘦骨嶙峋,皮肤干瘪,也不知道有没有病,一向讲究惯了的柳氏很是嫌弃。
小乞儿常年行乞,自然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当家主母对他们兄妹不满意,不住的领着妹妹向她磕头。
可柳氏还是不为所动,平日里她发发善心也没什么,可是一旦涉及到她的儿子,什么样的善心都没有他儿子重要。
明烽却简简单单的道了一句,他跟我走后,留下妹妹在家,忠心可保证。
柳氏就有所触动,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相比于其他的担心,她最担心的是,书童的忠心是否可以得到保证,小乞儿的年纪比明烽大一些,平日又在街上到处流荡,机灵确实不用担心的。
她的唯一的亲妹妹,留在自己的身旁,也不怕出门在外,他不用心的伺候儿子,更不担心,他会对儿子会不利。
虽然小乞儿的身份上、相貌上、都有点不般配,但比起柳氏心里其他大顾虑来,却也显得无关重要。
柳氏仔细对比衡量了一下得失,到觉得,这小乞儿的人选还不错,因此就这般定下书童人选。
府试七八日前,明烽就准备动身出发了。
这一次依旧是曹家派了马车来送,本来张家准备新买一辆马车,以便孩子出行方便,但马车易买,合适的车夫却不易寻。
免得柳氏再纠结车夫人选,明峰明确的反对了。
认为自己去科考,还要带上车夫,照顾马匹,不方便。
家中的事务,明烽甚少拿主意,但一旦拿了主意,就是别说柳氏,就算是张书吏也很少犟的过他。
因家中有单独的马车,行路方便一些,所以明烽极力邀请学谕与自己一路同行。
学谕也没客气,本就是说好的,让自己多关照明烽,那么同行一路上,可以白吃白喝张家,对他来讲,何乐不为?
就这样,明烽跟着学谕同行去了州府参加府试。
学谕倒是经常带考生来来州府参加府试,所以,即使多用了一些银钱,明烽等人一路行来都是轻车熟路,不管是行路还是找客栈,到节省了不少麻烦。
到正式府试那一天,明烽才第一次见识到了科举考试的激烈程度。
之前因为家中提前进行的打点,明烽第一次参加了童子试时,感受没有那么强烈。
等这一次,开考前,来到了府衙前,才见识到什么是人山人海。
原以为县试的时候,人已经够多了。
虽然要中童生,才能参加府试,可府试却是临近好几个县的考生一起聚集在此,所以府试的人数也不逊色于县试。
小乞儿来到张家后,已经改名叫做张忠,张家希望他忠心耿耿的伺主。他的妹妹改名叫张巧,姑娘家能巧手灵活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