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2 / 2)

这下好了,孔子他老人家一出面,那些先前担心满洲蛮族不知礼仪,不知圣人之道的恐惧就去了,读的书多半还是可以用来图个功名,就没话说了。而孔老夫子曾经曰过的:“商者,重利轻义,小人也。”这商人又要完蛋了,朝廷重农抑商的政策一处,商人更是受到了多方压迫排挤,所以不少商人都图有个红顶戴,给自己挣个面子。

我微微一笑,没什么感叹,各个时代都是掌握在政府手中啊,看21世纪的上流社会的组成就完全是以大资产阶级为主了。

突然觉得王辅臣这个名字有点耳熟,这厮历史上记录着他跟吴三桂关系不错,曾经跟着吴三桂征战南北,后来因为得罪了吴三桂的哪个傻冒亲戚才跑到陕西当提督。有传闻说他是吴三桂的忠实拥趸,但从历史记载来看,此人在吴三桂造反之初并没有一哄而上,反而左右摇摆了一阵。这说明他除了是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外,关键的是此人觉不是那种没有脑子的莽汉,懂得分析形势,看准风头再动手。既然来为大婚送礼,应该要等到观礼以后才会回陕西,这人我应该见见,能收服他最好,不识明君风范的话就让左不行帮我清除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免得以后给我添乱。

发现自己成为康熙以后,耳濡目染之际已经不把杀人当成一回事了,也有点心狠手辣的感觉,这就是君王之道吗?为君之道在中国传承数千年之后,屹然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门。让我觉得好笑的是,像孔子孟子这样的人物从来没有当过皇帝,甚至能政事都没参与过,历代的帝王登基之前却要学什么孔孟之道,圣人之言?岂不是笑话。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事齐魏!”——真是对孔子的绝妙之讽。

南书房的书很多,以前一直没有注意,但是最近总觉得历史和我现在的环境屡屡脱勾,不禁起了查证的念头。现在最让我迷惑的是孝庄这个历史上牛皮轰轰的女人,我还是找找和她有关的东西,说不定能找出点蛛丝马迹。我有种感觉,如果再指望这个女人同历史上一样带着什么八个铁帽子王配合我擒鳌拜,只怕最后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对于鳌拜,我反而没那么担心了,这人作为历经三朝征战天下的将领,对帝皇有着毋庸置疑的忠心,要说到杀君弑主可能做不出来,从他舍身为我挡剑就可以看出来。惭愧的时我当时把应当怀疑孝庄的心思放在了他身上。不过也因为三朝元老,功高盖主,再加上鳌拜勇武粗猛的性子,驾驭不住的话,成为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权臣是完全可能的。

我随手拿起最漂亮的一本,包裹着龙纹丝绸,上书《皇帝宝谱》打开来看是一个个的大印章,“皇帝之宝”、“制诰之宝”、“皇帝尊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广运之宝”等。旁边是一黄一红两本,是两本玉牒,黄色的记载皇帝的直系子孙,几个老熟人的名字赫然在目,什么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哪,福临,多尔衮。红色封面里记载的就不怎么认识了,是皇帝的旁系叔伯兄弟。

我眼前一亮,是一本红色云纹封皮的《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实录是皇帝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这本则是记录的顺治年间的大事。我翻来一看,孝庄与多尔衮的名字频繁出现,这顺治早年的历史简直是孝庄与多尔衮的戏文,颇有夫唱妇随的滋味。但是能让我确认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事件却是一件全无,看来不是野史杜撰就是清廷觉得丢人,口实封的太紧。

翻来翻去,正觉无味之时,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永福宫庄妃及睿亲王多尔衮送太宗坐逝于寝宫清宁宫,无疾而终。礼亲王代善及诸王文武群臣定议,拥立太宗第九子福临为嗣皇帝,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改元顺治。祔葬太妃博尔济吉特氏于福陵。改葬以罪赐死之妃富察氏于陵外。”

且不说孝庄即当时的庄妃与多尔衮看着皇太极“无疾而终”是多么暧mei的一件事,只是我发现曾经得罪过孝庄的人都不得好死,死法都是先以利拢之,再杀之。例如这富察氏可以说是孝庄和皇太极的媒人,成人之美之时却伤了孝庄与多尔衮,青梅竹马的一对人儿可以说是被富察氏拆散。孝庄嫁给皇太极之后也不显山露水的,待皇太极一死,立马联合多尔衮以富察氏怨责之罪赐死。可以看出孝庄的睚眦必报,隐忍不发,心机之深沉实在让人惊劾。

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想起苏克哈撒最近的趾高气昂,这人现在不正是被孝庄拉拢么。顺治八年二月苏克萨哈、詹岱、穆齐伦首告摄政王多尔衮逆节皆实,籍其家,诛杀其党羽;追罪多尔衮,削其尊号及其母妻追封,撤庙享。苏克哈撒可以说是靠倒多尔衮上的台,孝庄对他应无好感,现在的拉拢多半是用来当做压制鳌拜的棋子,或者说是要借鳌拜的手暂杀苏克哈撒。而历史的记载不就是因圈地苏克哈撒被鳌拜干掉了么?

这时我才想起詹岱,穆齐伦不早就在一件谋反案中被赐死了么,而这件谋反案中孝庄的身影已经清晰起来。

苏克哈撒,下一个就是你么?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