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校园天下> 读《野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读《野草》(1 / 2)

 开篇,很直面地让我联想到印象一词。

印象一事,的确让人惊奇。有些人缘于印象,便可一见倾情,终其一生,都不会有丝毫改变。而有些人因了印象,便会厌恶顿生,对某人某种感觉终生反感。

而大部分的印象,便来源于初见时的那一刻,刹那芳华,有时候却决定了很多事情,惊,奇,叹,喜,赞,慕,伤。一见其面,但生其情。

而文章的开篇,便如人与人之间初见瞬间的印象,大部分的感情基调,在这时大都初见端倪。此文见之即爱,一气读完,心喜不已。此文读来意乱心烦,不看也罢。此文大气磅礴,电闪雷鸣,读来气血澎湃。此文情感细腻,绢绢流水,平凡的事情,淡淡的情愁。这是文与人之初见,先定人与文之基调,即,人对此文喜即或厌?

再则是开篇之于文。开篇对于整篇文章来说,起到什么样的一个作用,定下什么样的一个感情基础。不管是顺叙倒叙插叙,开头便见。开篇,让人看到了文章是怎么样的写法。而开篇,很多时候也决定了一篇文章到底有多吸引人,到底有多少人能看下去。一个失败的开篇,无疑于一见人便拿臭不可闻的东西来想见,读者哪有不走之理?因此研究开篇,成了很多文人不可逃避的话题。它先是领一文之首,其后便是与人之初见印象。

拿到这个题目,让我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这个人便是鲁迅,我现在才知道,他的确是一个文学大家。过去我始终认为,鲁迅在中国如此高的地位,过多地是依赖于**的宣传,**把他捧上了天,于是他便成了神,虽然现在看来鲁迅有些文章的句子属于文笔不通的类型,但是这并不妨碍鲁迅崇高的形象。初高中时学他的文章,总是费力而反感,你怎么那么多的隐语反话啊?千把字的刘和珍君老师讲解下来滔滔黄河般地写了好几页的笔记。我那时就想,这就是所谓的经典吗?还是学一种宣传的精神?

初见《野草》,我是抱着完成作业的态度去看的,可是看完掩卷长思,我却长叹了一口气,鲁迅,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家。

他告诉我的第一句话,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我不禁一下子回想到了那个年代,忽然发现这句话要表达的感情太多太多。

我沉默的时候,我自可以想一切,想这一切军阀的可恶,想这政府的无能丑陋,想这国人的麻木不仁。当一个个闹剧,一场场战争,一次次覆僻,一具具尸体,一堆堆麻木如斯的国人如此真实地重现在我脑海里的时候,虽然悲哀,虽然愤怒,虽然痛苦,虽然喝望痛骂并改变这一切,但我充实,他们在我脑海里来回的盘旋,被又一次次的丑闻激起,我无法入睡,拿起笔,写下激扬的文字。敌人封了书刊,敌人杀了战友,敌人用刀指着所有在黑暗中尚活着的人说,禁声!他们要的是奴隶,他们要的是顺民,好教他们卖国无人敢说,好教他们杀人但见血飞。可是你们错了,我可以沉默,但灵魂从不妥协,我可以无言,但笔下洋洋洒洒。请不要害怕,我记下的一次次丑闻,请不要颤抖,我发出的一声声呐喊!我的灵魂,我的笔,虽然苦闷,虽然彷徨,但却在思考着准备着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我要改变这国人的懦弱,这麻木,这所有的劣根!是以,我虽然沉默,却觉得充实。

可是我将开口,却教我说些什么?说你们杀人如草不闻声吗?说你们卖国求荣作魔鬼吗?说你们反复无常民不聊生吗?说你们什么,我开不了口作颂词,赞高歌,我也不屑于开口跟一个个衣冠禽兽称兄道弟。。。。目睹着你们的杀戮,目睹着你们的卖国,目睹着你们的喝血吃人,我将开口,但我却无话可说,我骂不尽,我恨不完,我只能急切而痛苦,哑然地空虚。。。。。

这就是开篇,短短的一句话,却是万语千言无尽的控诉,控诉那一切罪恶,那一切丑陋,那一切无耻,那一切劣根。

寓大的背景于一个开篇,寓痛恨愤的基调于一个开篇,这就是《野草》的开篇,鲁迅才能有的开篇。

这一句话,是《野草》序文《题辞》的开篇,也可以说是全书总的感情基调的开篇,定下了调子,定了背景,且看“我”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去控诉这些魔鬼!

在我看来,《题辞》也可以看作是《野草》的开篇。

它以高屋建瓴式的情绪与哲理,笼罩着整本诗集。悲愤,矛盾,痛苦,与思考。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国人的命运在起起伏伏中看到了希望又破灭了幻想。鲁迅的笔,孤独的战士,能改变些什么?矛盾苦闷的他在思考着,彷徨着,是以,有了深刻的思考,寓着现实的哲理,有了以后的呐喊。且喊,喊醒这群麻木的人,且喊,指明那些迷路的青年,且喊,惊怕那群猪狗彘虫少吃些人少做些杀人卖国之事。

《题辞》之后,是《秋夜》。

那上面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个时期的鲁迅,精神上处在一种孤独苦闷,阴暗虚无,同时又进行着悲壮的反抗与寻求的时期。举目四望,一次次论战以后,朋友已非朋友,只剩下纸上的硝烟不曾煺去。放眼环视,一次次杀戮以后,活生生的战士,已成白骨森森,已埋地下,且滋长那顽强的野草。高高且看似要离去的天空下,只剩下孤独的身影。鲁迅的孤独,在枣树孤高挺立直插天际的影子下,孑然一身。在文章所要表达的精神上,通篇鲁迅的孤独,便在开篇枣树的孤影里,象征地表达。

而这句普通的描景的话,却很著名。成了文学语言变换探讨的研究例子。这里枣树是全篇传达作者情绪的主体性形象。既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孤独的世界里的艺术象征。它没有直接地说,我家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是采用了一个重复的表现手法,在引起人们的兴味的同时,又强化了枣树的形象。可知,作者深思后而运用的这一富于诗意的笔法,达到了修辞学上独特的美学效果。此句的文学手法,被后世研究者所乐道。

之后,是《影的告别》。在《野草》里很难研究的一首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