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建造盛唐> 第四十八章 全力支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全力支持(2 / 2)

现在情况有了小小的变化,李元瑷身世存疑,是否是皇亲就在自己、未来李治的一念之间,有了这层保障等于遏制住了他的未来。

即是如此,那就可以大胆的任用了,不用特地留着给李治。

此刻扶起李元瑷,也能在李治即位后,得到一封强有力的支持,对于稳定大唐未来局势有奇效。

而且他地位的提升,位于未来劝说李治饶恕长孙无忌亦有一定的分量加持。

足见为了李治,为了长孙无忌,李世民确实没有少费心力。

而且对于江南的情况,李世民身为皇帝焉能不知?

只是打仗不可不能不伤及国本,汉武帝得文景三代积蓄,打匈奴一样海内虚空,自己用一个江南换取现在的大唐万胜之局,还是值得的。

不过弊端终究是弊端,他早有重整江南的心思,只因战事不断,没有机会。

现今是最好的机会,将这个擅于创新改革,不走寻常路的弟弟丢过去治理江南,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了。

一举数得。

对于李世民的请求,李元瑷心底有些感动的,这历代君王托付后世,多以托孤为主。

李世民却一直想方设法的为长孙无忌留一条后路,委实不多见。

记得历史上李世民临终前也在担心长孙无忌的未来。

不管成与不成,自己到时候尽力一劝吧。

长孙无忌从来不是奸佞,唯一的污点,亦不过是在房遗爱谋反案里株连过重,但实际上长孙无忌扫平的多是魏王李泰一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至于与李治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

李治不是甘心当傀儡的主,而想要长孙无忌放权,亦是困难重重,但他确实不足死。

李世民说道:“去跟太子聊聊,此事皇兄只与你一人说道,太子那边尚不知情,你去与他说道此事,让他有个准备。不要急着回去,商讨了正事,去立政殿陪陪小兕子。叫上太子,晚上我们一同用膳。”

李元瑷颔首道了别,退下去了。

李元瑷直往东宫而去。

李治对于政务的处理,越发的得心应手。

尤其是随着褚遂良的辞官,长孙无忌的放纵,李治再次体会到了真正掌控一切的感觉。

不过这一次,李治学乖了,没有如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培养自己的心腹。想要提拔什么人,觉得什么人可用,事先都要与长孙无忌探讨一二,多走一个程序。

尽管长孙无忌绝大多数都会点头,结果并无差别,可这问与不问却是两个意思。

对于李元瑷的到来,李治有些意外,笑道:“你不会给流言蜚语唬住了吧。”

李元瑷白眼道:“太子与我一起长大,那么多年了,你又哪次将我视为长辈了?”

李治睁眼说着瞎话,道:“瞎说,孤最重仁孝,对于十六叔您,那是一直都很恭敬的。”

“拉倒吧!”李元瑷道:“真要懂得敬长辈就不会跟我抢吃的了。”

李治一脸嫌弃:“那是我的保傅,自小照顾我长大的,你才是抢吃的哪一个。小的时候跟我抢母后的关注宠爱,长大后跟我抢吃的,哪有半点长辈的样子?”

两人相视一笑,问道:“是父皇邀你进宫的?”

李元瑷找了个位置坐下,说道:“是的,皇兄叫我入宫,是想要我去江南开府之蕃。”

李治一脸意外,沉声道:“父皇可没与我商量。”

李元瑷道:“皇兄自有皇兄的考虑吧,他是先问过我对江南的看法,事先做了考核,这才决定的。我来找你,也是皇兄让我来将此事告之你的。”

李治有些不舍,却也知道李元瑷的之蕃对于自己来说,自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长安的李元瑷空有虚名而无实权,但是下了江南,他扬州都督的身份就开始奏效了。

到时候扬州的军政大权就在他手上,自己的实力平添了一份。

李治沉声道:“江南的情况可不好搞,那边太穷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从江南传来地方官的奏报来看,并不是特别安分。”

李元瑷笑道:“此事刚刚与皇兄说过,江南穷困真正的原因在于粮税重担过大。本土人氏人人种地,从而荒废了手工、商业。这江南年年产粮居于全国之冠,直接导致粮贱伤农,越种地越穷,越穷就越种地,陷入死循环。”

他说道这里,看了李治一眼道:“皇兄答应我了,除非有不长眼的惹上朝廷,他不准备大规模动兵,小打小闹无需动用江南粮仓。江南的粮食压力会大幅度降低,给我将这陋习弊端调整的机会。你可不许公报私仇,给我穿小鞋……”

李治听李元瑷说“粮贱伤农”一语道破江南弊端,说道:“无怪父皇会让你去江南,对于江南的疲敝,你与郑国公想到一块去了。”

魏征?

李元瑷想到那个可怕的小老头,笑道:“那是我的荣幸。”

李治道:“郑国公一直反对东征高句丽,就是因为江南疲敝,动兵对于江南危害太大。你放心好了,我不是父皇,也没他那资本,朝局不稳定,不是轻易动兵的,不可以大展身手,有什么困难,直接快马修书入京。回头我向父皇申请一个直达天听的权力,你的书信可直接送达我或者父皇的手中,无需经过尚书省的程序。”

李元瑷立刻笑道:“那太好了,回去我就了解一下江南的情况,然后大致写一套治理方案,呈报上来。”

李治微笑颔首,忽然他心底一动,说道:“你可曾记得当初你说过关于改革学校,将国子监打造成天下第一学府,以吸引各族人才来我大唐学习,将他们吸纳成为朝廷栋梁一事?”

李元瑷道:“当然记得。”

李治带着几分兴奋的道:“此提议我后来不住的思考,觉得大有所为。殿试的提议,让科举有了不小的改变,父皇对此称道不已。国子监强行改制,难度太大。不如现在江南测试,你此去可在江南开办学校,鼓励教学,然后给他们传授考科举进仕途的理念。门阀世家对于江南的控制并不强,江南的那些士族,并不怎么受中原北地五姓门的待见。如果他们识趣,可以拉拢他们。只要江南多出几个进士及第,对于国子监改制大有利处。对于科举的推广,亦有奇效。世族们对于文化的控制,是时候松一松了。”

李元瑷眼睛也是一亮,想要真正的将大唐的影响力扩散世界,消弭世家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势在必行。

武则天对于世家采用的血腥手段,确实高效,但过于血腥,而且最终还是死灰复燃,形成牛李党争的局势。如果能用温和的手段,将士族之祸,消弭于无形,那可就再好没有了。

于是,道:“这个好办,正好江南改革,对于文化这方面也要着重的抓一抓。尤其是沿海区域,我打算选择一地建造港口鼓励海上商业贸易,如果所有人都不懂文化不精算术,那做什么生意。此事我会上心的,不过江南一地,家家户户都给逼着种地务农,书本刊物想必不多。你得多印刷些国子监的教学书本让我带到江南去!”

李治一口应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