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都不菲。
更别说还有最少两千两白银一两的四轮马车。
八到二十两不等的棉衣棉裤。
当然还有牙膏,牙刷,香水等商品。
每一样都可卖出高价。
这就产生了贸易差。
让大明本就不多的金银铜,大量流入了汉海王国的国内。
所以当大明反应过来后。
立刻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不然大明的钱不都会被汉海王国赚去吗。
其实大明不知道。
汉海王国从大明吃进的茶叶和丝绸,包括生丝。
除去一部分在国内售卖,一部分卖去朝鲜和倭奴国外。
大部分都会运到东洲,天方,秦洲等地贩卖。
特别是东洲那些新的土著附属国。
大量购买这些来自天国的商品。
一匹上等丝绸在东洲最少可以卖出二十元汉海币。
也就是两百两白银的价格。
同样的还有秦洲诸国。
一匹上等丝绸,只要运到秦洲,最少可以翻百倍利润,有些珍品甚至可以翻千倍都不止。
汉海王国因此两头赚钱。
大明要是知道这些,必然会哭晕在厕所。
这也就是为何沉寂了三年的时间。
大明再次对汉海王国上心的原因。
因为这以前有过案例。
那就是宋朝和辽国。
原本大明也将自己比作大宋,将汉海王国此为大辽。
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大明要步辽国的后尘了。
这让大明上下如何能忍。
必然虽然表面上大明和汉海王国签订了和议。
但是大明依然时刻提防着汉海王国。
否则大明这几年也不会在国内不遗余力的宣传汉海王国的种种不是。
只是因为贸易差的出现。
大明坐不住了。
我大明本来就穷。
你汉海王国还得把我的钱都赚去。
这如何能忍。
这也就有了彭时和商辂对汉海王国的应对之策之争了。
只是这两种方案,朱见深似乎都不满意。
如今汉海王国每年都可以从大明赚去上百万两白银。
多的时候甚至有四五百万两。
我大明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啊。
如今大明一年的税收也就是不到两千万两。
就算是大明税收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四千万两。
想想宋时动辄上亿和后来清朝七八千万两的税收收入。
大明不愧是中华历史上最穷的王朝了。
不过大明是国穷民富,从如今汉海王国与大明的贸易,就可以看出。
想想原本的历史上,世界上一半多的白银,黄金都流入了大明。
由此可见大明当时的富裕程度。
可惜这些都进入了私人的腰包,而没有进入大明的国库。
弄得大明依然很穷,最后崇祯只能找人借钱。
还没人肯借,最后只是借得了几万两白银而已。
想想后来李自成进北京,抄家都抄出了七千多万两白银。
想想都觉得讽刺。
对于彭时的方案,朱见深完全不想采纳。
毕竟和蒙古联合,正如商辂所言。
完全是与虎谋皮,是没有好下场的。
而商辂的方案又太缓了。
如今都火烧眉毛了。
朱见深可不想去慢慢等。
究竟如何决策。
朱见深还得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