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刀尖上的大唐> 第一百五十七节 征召秘密特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节 征召秘密特使(1 / 2)

 在哥舒翰准备攻击的准备阶段,一个紧急的军事会议在大明宫的宣政殿举行。.d.m

古人为建筑物命名是有讲究的,不像现在修了几个平顶房子也叫什么“威尼斯花园”等等。从名字看,宣政殿是一个“讲政治”的地方。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这里是大唐朝廷的心脏,唐朝皇帝临朝听政之所,宫内称之为“朝”。

宣政殿是一个在当时无人企及的建筑瑰宝,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40多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书省、门下省和弘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形成较大的院庭。

此刻,宣政殿灯火明亮,在大殿的各个角落,南洋爪哇国供奉的儿臂粗的檀香蜡烛热情的燃烧着,烟气氤氲,散发着好闻的味道,将宽阔的大殿照射的亮如白昼。

李隆基穿着寻常的便服,斜倚在宝座,身盖着一床锦绣。以李林甫为首的朝廷三省六部的大员们诚惶诚恐的坐在大殿的两侧,等待着皇帝的训示。

尽管大殿珠光宝气,一派美丽的景色,但唐玄宗李隆基的心情并不美丽,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生气。

大唐朝廷对西域地区的领土扩张,在很大程度是一种武功和帝国荣耀的驱动,而不是出于经济目的,因为征税和少量贡赋,都不足以供养大唐长腿在西域地区驻扎的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在消灭了西突厥,并屡次击退吐蕃后,大唐朝廷的这种温和政策在西域地区有极强的感召力,甚至远在葱岭以西的波斯和印度,都愿意通过这种关系而得到庇护。据统计,当时,向大唐朝廷朝贡的国家有72个,史书吹嘘为“万国朝拜”。

这一点毫无争议,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后世号称大唐“最牛外交官”的王玄策,曾经多次出使印度,天竺国王待之以国之礼,可谓毕恭毕敬。

但是,荣耀总是昙花一现,当大食崛起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阿拉伯铁骑逐渐进入葱岭以西,灭亡波斯,占领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之间的地区后,原本西域地区的唐与吐蕃的对峙,变成了三国之间利益错杂的争执。

三国鼎立,彼此之间各有忌惮,不得不寻求两方的联合来对付第三方,于是,时而大唐与大食结盟对付吐蕃,时而吐蕃与大食结盟对付大唐。由于吐蕃兵力较强且最有侵略性,所以大唐和大食联盟的时候更多一些。

现在,攻取石堡城的战役即将打响,大唐朝廷开始了外交努力,寻求更多的支持。这一点没错,任何人都知道,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达形式,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形式。能够用钱收买的,当然不能诉诸武力。大唐朝廷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外交活动,从各个层面孤立吐蕃,以解除大食军队对西域的压力。这一次石堡城之战发动之前,大唐朝廷打算委派官员,跋涉万里之外,向大食示好。

对于大食的政治情况,因为很多胡商来自西域,消息来源广泛,大唐朝廷还是很了解的。因此,对于特使拜访的对象,没有选择远在叙利亚的哈里发马尔万二世,而是选择了大食呼罗珊东部总督赛雅尔。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阿拉伯社会情况。

简单地说,在穆罕默德先知及伊斯兰教最初时期,大食还实行着民主政治,没有实行家族统治,依次选出了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

民选的领袖充满智慧,在他们执政期间,大食军队所向披靡,势力横跨欧亚两大洲,触角伸进了非洲,攫取了大片的土地。正因为大食军队的弯刀足够锋利,大食的国土几何般扩张,是一个国土面积远远超过大唐的强大国家。

在阿拉伯的弯刀之下,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的几个部落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消灭了萨珊王朝,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亚揽入囊,地海成为了阿拉伯人的内湖。阿拉伯帝国成为国、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强力量。

四大哈里发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于公元661年在耶路撒冷登哈里发的宝座,实行了家族统治。因其出身于麦加古莱什部落倭马亚家族,故名“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是世袭的君主国,旗帜尚白,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

白衣大食化发达,人民富足,首都大马士革有“东方的眼睛”之美誉,阿拉伯人视之为人间天堂。

因为国土面积过于广大,交通困难,哈里发对国土的控制,依靠各地区的总督。东部总督赛雅尔是一个具有君主权威的地方长官,有权力决定和大唐是战争还是和平。

因此,大唐朝廷将目标锁定为大食东部总督赛雅尔。

尽管目标选定了,然而,特使的人选迟迟没有定下来。尽管李隆基开出了雄厚的价码,但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是聪明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担任使臣,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远赴万里,和那些不讲理的“生番”谈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