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铭倒不意外,等马扬名说的差不多了,继续问道:“村里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的未来。”
马扬名苦笑道:“大人都顾不过来,何况他们,尽量保证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
“如果我给村里捐一座学校,你看怎么样?”胡希铭直接说出了意图。
“学校?好当然好,可当务之急不是应该先为村子找到脱贫的项目吗?”马扬名小心翼翼的说道。
胡希铭不置可否,这些村干部想法倒不是有错,毕竟古话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是吃穿都没解决,村民哪里有心思送小孩读书,何况是残疾儿童。
可是胡希铭却不想按部就班的等,田溪村要想脱贫致富,快则两三年,慢就不知道多久了。
作为田溪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环,田溪村村委会可以说平庸之极,如果没有优秀的本村人带头,光靠外来力量,恐怕会事倍功半,困难重重。哪怕还有一个村支书余正常没有深入了解过,胡希铭从这个村的发展现状来看,基本可以断定,他也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
就算自己多投些物力人力,田溪村的脱贫起码也是两年以上,这两年,这些特殊少年又将蹉跎岁月,年龄越大,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会下降。
必须尽快把学校建起来,可是搞教育,胡希铭更是外行了,这可不是修几幢房子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难搞,尤其是教师,除非政府大力支持,否则这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胡希铭毕竟是个留学多年的海归,接受了许多西式教育,不太喜欢行政干预那一套,做慈善也好,扶贫也罢,他认为还是发乎内心更重要。
不得不说,胡希铭还是有些理想主义,有些道德洁癖,要是按有位伟人的说法: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
只要能实实在在的为乡亲们做好事,扶贫困,你管它什么干预不干预,自愿不自愿,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呗!像盖学校这种事,完全可以跟乡里市里正式提出来,结合更多的力量完成这事。
可惜我们的胡会长有些自傲,决定要单独操作此事。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条新闻,”胡希铭缓缓开口。
马扬名和杜谷兰都认真的听着,胡希铭尽管有点怪,不过他刚刚已经承诺捐东西,冲这一点,也该好好感激他,认真倾听他的意见。
“说的是一家贫困农户,两夫妻无论别人怎么劝,就是不出去打工挣钱……”
“农村这种懒人不少,”杜谷兰插了一句。
胡希铭淡淡地看了看不远处的村民,都是老人小孩,和大多数村庄一样。
“这对夫妻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日子过得再穷,他们都让三个小孩读书,有人问这对夫妻为什么不出去一个,他们的答案是打工改变不了命运,接受帮扶也改变不了命运,这两样改变的只是生活,能改变命运的,只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