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社会文学>公诉先锋> 第九十八章 协调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 协调会(2 / 2)

一路上,张睿明总在想,没想到老严现在这么靠谱?昨天刚讲,今天就把这么多单位的叫齐了?不错啊,这老同志,挺有能量啊,以后看来不能给他甩脸色了。而且没想到这管委会还挺上心啊,明明知道叫他们来是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居然这么早就来了,开始张睿明还担心景区方面一听是协调会,人家怕出钱还不肯来呢,没想到这么顺利,看来这件事还挺好解决。

可到了中院大门,看到停了几台西江区区委的车,张睿明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西江区就是水月洞景区所在的区啊,怎么连区委都到了,这是为何?

很快,张睿明不祥的预感就灵验了。

一走进市中院三楼大会议室,却看到许多不太认识的人,一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正坐在首座。侃侃而谈,张睿明敲门进去,那人扫了一眼张睿明三人,停止了讲话。

“这几位是津港市检察院的同志,也是这起公益诉讼的主办检察官。”坐在那领导旁边的中院公益审判庭庭长陆有亮向众人介绍道。

张睿明目光向场内众人扫过,略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这位是我们西江区的区长,毛康平。”陆有亮见三人刚来,赶紧介绍坐在首座的毛区长。

“毛区长好。”

没想到,那坐在首座的毛区长看了一眼身穿检察官制服的三人,却也不多理会,也没叫张睿明几人坐,他自顾自继续讲了起来:“……刚刚我强调了,你们管委会要以稳定为首要,你们就……”

这下有点尴尬,张靓和吴云两人身子还没跨进办公室,一脚踩在里面,另一只脚还在门外。今天不是说开法检两家的协调会吗?按道理,法院、检方才是主角啊,怎么现在感觉和不速之客一样,没人理睬咱们啊。

两名年轻人没见过这场面,一时僵在原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张睿明轻轻指了指会议室后排的几个位置,带着三人直接坐了过去,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起,自己得看得起自己。

“这次事件,必须想办法消除影响!让那几个学生道歉!你们管委会怎么回事!如果再这样管理涣散!再出现问题!我先把你这主任换掉!”

毛区长讲话气派十足,指着面前的管委会主任就是一顿狂训。

而那位管委会主任神情紧张,一个劲点头说是,冷汗直流,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不停摸着自己那已经秃了的脑袋,似乎想摸摸看,自己乌纱帽还

在不在。

张睿明听了一段,渐渐摸清楚情况了,原来这个根本不是法检这边召开的协调会,简直可以说是问责会,似乎这个案子又有什么情况发生,导致主管旅游、文化这块的毛区长非常生气,今天特意召集相关单位指导起事件处理。

正听着时,张睿明突然感觉手肘一股温热传来,低头一看,原来是张靓的小手轻轻点了点自己。

她把自己手机递了过来,张睿明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则新闻《大学生误入景区禁区,误触溶洞石柱判罚500万》,下面还有几则关于此案的讨论:如何看待“大学生意外碰坏溶洞石柱,被罚数百万”?

略微扫了扫,新闻下跟帖讨论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回帖都是辱骂性的回帖,都在攻击司法系统判罚过重,几个破石柱子怎么可能值几百万?!语气好点的质疑是不是罚太多了,骂的重的网友直接讲“肯定是官官相护,乘机敲诈”,还有不少攻击景区管理松懈,“大学生误入景区,还要罚的倾家荡产!”,还有不少人反馈“水月洞景点就是一个黑心景点,以后再也不会去了”云云。

张睿明这下知道为什么今天这毛区长会发这么大脾气了,这个案子像极了当年的“大学生掏鸟案”,违法者同样是公共舆论中没有攻击性、天然容易得到舆论同情的大学生,而媒体同样避重就轻的歪曲报道,甚至在案件前期一边倒的舆论氛围,最重要的是,同样吸引的是一群法律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容易被引导的普通群众。

“你们司法系统一定要将维稳工作放在首位,不能任由这些人恶意传播,搬弄是非,这样,先按寻衅滋事……”

毛康平说到这,又扫了一眼旁边的陆有亮,接着说道:“……我不想批评我们法院和检察院的同志哈,但是在这起事件里,我们法院有些工作没有做好,应该更加强势、有力的处理好对当事人的工作,尽量把矛盾的苗头扼杀掉。”

陆有亮在旁频频点头。

“而我们检察院这边……”毛康平看都没有看张睿明这边,他眼神四顾,仿佛对着空气说道:“我们津港检方在公益诉讼这块有些名气,赢过几场官司,但我看啊,这里面有些方向性的错误在里面,比如像之前的那起四中的“毒跑道”公益诉讼,把矛头对准了我们公立学校,对准了我们自己的事业单位,这样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嘛,这次又把矛头对准一些一穷二白担不起责任的学生,这样不好,容易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稳定大局,为什么不把目标放在那些大企业上面呢?他们又能担得起社会责任,又不会影响社会稳定,更不会打击到像四中这样的公立机构,是吧……”

这话明显就是冲着张睿明他们来的,上次“毒跑道”公益诉讼在津港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公立学校、幼儿园把排查污染源、防治空气污染,保护儿童放在了首要位置,但是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毒跑道”公益诉讼中被告人陈志军圈子里的人,一直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检方是故意刁难、利用公益诉讼来实现政治打压,这些怪话传到耳里,让一直秉公执法的张睿明觉得憋屈,而现在突然当面听到质疑,更是让他感到气愤难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