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命运之抉择> 第116章 攻城野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攻城野战(2 / 2)

穿越之后杨昭最感到最为苦恼的是没有电子产品,没有望远镜,特别是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在性命相搏的时候。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电子产品不但能够带来丰富的娱乐生活,而且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周围形势,但这个不要说对文科出身的杨昭,就是对很多电子专家就颇为困难,如此将过去旗语手发扬光大,稍稍解决信息传递问题。

除此之外,望远镜就颇为简单了,读书的时候好像说望远镜是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相互成像产生的,而在这个时候凸透镜,凹透镜都已经产生,最初杨闸这大概比那种简易的没有三极管只保证声音定向传播的喇叭难多了。

但谁知道这样一个望远镜,制作起来还是颇为困难。在马可波罗笔下中国哪个时候已经发明了凸透镜,当时匠人用水晶石、石英、黄玉、紫晶磨制成镜片,并镶在龟壳内作镜框,如此就成为简单的凸透镜了。

但即便如此,一个凸透镜可相当于一匹战马,造价不菲。

而现在要制作望远镜,凸透镜、凹透镜要相互搭配,如此前前后后用了3个月时间,才制作出一个望远镜,在此也感叹发明制造的不容易,创作之艰难。

这望远镜由2个凸透镜、1个凹透镜与架子构成,通过调节前面凸透镜与凹透镜之间的距离,以调整图像大小,通过第三个凸透镜,已将倒立的图像变为正面的图像。

在这个时代,虽然西方已经制成了不同的望远镜,开普勒通过这种望远镜还观察到太阳的黑子活动,但在东方,虽然工艺技术水平未落后多少,但还没有设想用这些凸透镜制造成望远镜。

通过望远镜放大倍数为8倍,10余里形势尽收眼底,通过望远镜杨昭看到流寇大军不但人数众多,而且骑兵众多,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而在西门之下,为了应对躲在木刺阵中的忠勇军,流寇使用多种办法,先看胡打蛮缠不行,接着就是集中长矛,希望利用手中的长矛以增加攻击距离,但根本施展不开,没有办法,最后不知道谁开了窍,高喊着长兵器掩护,短刀短剑的扑入阵中,但由于大家配合实在太过于生疏,再加上忠勇军对这木刺阵颇为熟悉,虽然没有多远都有一根木刺,但好像没有受什么影响,远远的一桶,惊得那些持有短刀短剑的连连惊出一身冷汗。

经过一个时辰鏖战,双方互有攻守,流寇在付出千余伤亡的代价后,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摧毁了正面的木刺阵大部分,逼得杨昭不得不向中间收缩兵力,从两翼抽调1司人马方稳住阵脚。

正如所预期的那样,防守面变窄了带来一个直接好处就是自己加强了防守强度,在各个防守面上有进行梯次兵力配置,前面是装备狼筅、镗把、长矛、大刀的兵丁与对方厮杀,后面则是装备燧发枪、虎蹲炮的兵丁利用射程的优势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各部守中有攻,不时组织一两个局杀出去,驱逐攻入木刺阵的流寇后再调集兵马围剿的时候在其他司局配合下迅速的撤回,这种战术让流寇非常不适应,每次冲击都带来较大伤亡。

除此之外那就是配合,若论单兵战斗力,忠勇军稍逊由西北大汉、河南大汉、湖广兵丁构成的大西军中军人马,但若论阵型配合来说,又远远强于多散兵游勇作战的流寇,再加上木刺阵的地利优势,燧发枪、虎蹲炮的支持,流寇伤亡颇大。

现在后面的保安人马已经在忠勇军后面迅速的构筑了第二道防线,若是第一道防线还斜插大量的斑竹以抵挡流寇,那么在离城门200步左右的第二道防线上那可大量采用树枝。

除此之外,在离城门100步的距离,保安人员正构筑第三道防线,也是最为核心的防线。

现在看到流寇已经占据正面的大部,殷承柞叹息道:将军,你也将流寇想得太过强大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构筑三道防线啊。

在第一道防线上我们三部兵马不但抵挡住住流寇万余兵马夹击,而且还给他大量杀伤,你看在有的区域,流寇根本不敢过分逼近木刺阵,要不我们反攻,我相信只要擂动战鼓,将士们士气上来后,击溃眼前这路流寇还是有把握的。

杨昭摇摇头,将望远镜递给殷承柞边看边说道:殷兄,流寇并不是我们想想的那样孱弱,这是张献忠中军,若论单打独斗对方可超过我们。

在战场上我们为什么能够给对方大量杀伤,除了木刺阵之外,就是各个小队、各个中队、大队只见娴熟的配合,如此对方伤亡才远远大于我等。

若冲杀出去,我军地利优势,阵型优势荡然无存,在这个时候若是流寇侧击我军侧翼的话,我们不但丧失大好的机会,到时候全军溃败也不是不可知。

殷兄,各位将军,我分析了张献忠战例,不论是对左良玉还是对其他将领作战的时候都会来一个打不赢就跑,在你追击的时候突然杀一个回马枪,以数倍兵力一举围歼对方,取得战斗的胜利。

这次张献忠来犯,敌强我弱,我就采用节节阻击的方式,不时的发动一个局,一个司进行有限反攻,以打消耗战。

满以为自己这4万精锐可以轻易击溃忠勇军防线,但经过2个时辰鏖战,竟然没能越过雷池一步,这令张献忠颇为恼火。

恼火虽归恼火,但张献忠立刻发扬自己亲临前线的好作风,带上两个随从打马来到阵前,看到忠勇军竟然沿城门布下三道木刺阵,而经过半日鏖战,流寇连第一道流寇也没有拿下,看到这里,张献忠内心那份恼火可想而知。

张献忠还算一代百战名将,看到前面棘手,当即鸣金收兵,召集众人商议。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