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命运之抉择> 第271章 实干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1章 实干家(1 / 2)

 在大败阿哈尼堪之后,大军各处,当地州县无不望风披靡,不到十天时间李定国就平定了黎平。

这其中,最忙的除了李定国之外,就是黎平知府郭承芬,对前来拜见的知县一一进行考核,对贪污顽劣或名声不太好的则予以淘汰。

看着这些前来拜见的知县,郭承芬指着前面这一摞报纸道:“各位,大家可都曾经听说了王爷新政,王爷新政是什么?这里有《新政概要》,讲得就是如何推行新政。

还有,这里有200多份报纸,很多就是刊登新政成绩的。你们可以研究一下,还有,每天都会发《大众期刊》,大家要多多看看。

十天之后王府会派来一个新政督察小组进行培训,到时候各县知县、县丞、户房、吏房、刑房曹正前来学习三天时间,然后各县建立推行小组,以推行新政。

各位,新政推行成功,经过验收之后好处大家也知道,知府、知县等各地主官每年能在现有俸禄基础上多获得2倍的生活补助,2倍的公务开支,对现有的县丞、主薄、曹正等官员能够获得比俸禄多1倍的生活补助,能获得1倍的公务开支啊。”

听到这样多好处,一众官吏眉飞色舞,有的表示忧郁道:“知府大人,不收三饷,这样收上来的税赋才多少?怎么够如此多的饷银呢?”

郭承芬摇摇头,表示反对道:“刘知县,虽然这几年连年征战,但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地方上报上去的土地、人口数量严重名不副实啊,很多土地、人口还是洪武年间数字,这怎么行呢?

按照《新政概要》要求,对偏远山区卫所进行裁并,裁并后一个卫所不过,这些也要全部军转民,如此也能够增加很多土地、人口啊。

最重要的是商赋、矿赋,就像在云南,听说银矿赋过去每年也就10万两,,现在半年时间不到就超过10万两啊。

各位,大家可能听说过议会吧,在新政执行验收后,征收上来的税赋3成归县里,1成5归府上,其他4成5归省里。

大家好好做,就像一些人说那样,这新政比张泰岳的考成法更严厉,考成法只是要求每年上报成绩,而若是新政推行不好,到时候大家头上的乌纱帽会被上面,会被地方摘掉的啊。”

一听到乌纱帽,一些官吏叹息不已,而另一些人则连连称是。

而与此同时,李定国等人则对当地卫所重新整顿。小小的黎平府有一个铜鼓卫、一个五开卫,主要防备苗族叛乱,按照王府训令,两个卫所改为3个守备营,过去人马是不存一。

这虽然引起那些卫所军官不满,但由于忠勇军大军压境,再加上卫所实在糜烂不堪,听到大家成为自由农户,卫所里面田地按照家中人口均分,大家只需要每年缴纳2成田赋,每个壮丁缴纳5钱丁赋,手下那帮军户一个个喜笑颜开。

当然,有一些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还想留下来,这没有问题,不是有3个守备司吗,忠勇军不是招人吗?参加守备司,忠勇军待遇只有用丰厚来形容。

虽然守备司俸禄比起忠勇军要差一点,但学兵也有4钱银子,列兵也有6钱银子,比起过去免费当兵那可以说强多了(比起忠勇军低一个等级)。

要造反不但手下那帮将领不干,而且还将遭到土官、忠勇军两方夹击,再加上过去大家捞够了,现在忠勇军风头正健,根本没有必要自惹麻烦。

对这些事情李定国可没有心思处理,基本上全部交给军中佥事,而自己则紧盯住靖州鞑子,遭到重创之后,清军尚书阿哈尼堪正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反扑呢。

收到进军命令之后,李定国找来温自让等人商议,如今第12镇编制早已经超过乙种镇编制,目前除了两个步兵营、1个骑兵司,1个两个辎重司。

除此之外,黎平、都匀还有4个守备司,这四个守备司由当地卫所兵马整编而来,一个个虽然都身强力壮的,虽然从忠勇军里面挑选了三十余名将领,但刚刚整编完成,缺乏训练。

决定留下游击将军高文贵率领这4个守备司兵马驻防黎平、都匀三地,而李定国、温自让则率领12镇杀向靖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