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以刘聚、常遇春二人的功夫上城墙不是什么难事。但他们得把这两百多个弟兄带出去,而且上面还有官兵来回巡逻,堡楼里肯定有官兵把守。
好在当初是来攻城的,绳子带了六根。按照刘聚、常遇春的设想,他们俩人带四个身手好的,趁巡逻官兵走开的时候迅速借助绳子爬上城墙,然后他们六人在上面警戒。
下面的人继续向上爬,一旦有敌人过来,尽量在不闹出响动的情况下,解决这些巡逻兵。
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绳子只有六根,这两百多号人要分近四十次才能全部上去。每批就算只用两分钟,也得要一个多时辰。
但这深更半夜的也没办法在哪里能找到绳子、梯子什么的。只能先上了城墙再说,说不定那堡楼里能有什么梯子类的工具。
刘聚、常遇春在城墙下面仔细观察了一下城墙上官兵的巡逻情况,有两队人从东南角的堡楼出发。
一队向北走到距东门一半的距离后返回,因为东门处的巡逻兵会向南走,也是走到距这堡楼一半的距离时返回。
另一队向西走到距南门一半的距离后返回,来回一趟不超过一刻钟。
按照刘聚、常遇春的想法,他们选择堡楼靠北的位置爬墙。他俩等巡逻兵向北走之后,先带四人上去,然后在上面扯绳子,迅速扯上六个人来。
让这六人继续扯下面的人,他们六人摸到堡楼里面,争取不声不响地将堡楼里的敌人干掉然后出来对付那几个巡逻的兵。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全部干掉了堡楼里和巡逻的蒙古兵,而没有被敌人发觉。然后他们迅速让所有的人爬上城墙,然后从这个角落用绳子下城墙,在不惊动蒙古兵的情况下,他们偷偷出城。
当然,这只能是最理想的情况,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城,把这两百多兄弟都带回锥子山。
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那也只能是随机应变了。
于是,等到城墙上向北巡逻的蒙古兵走出约五十米的时候,刘聚、常遇春和另四名身手较好的土匪先把身上的兵器在身上绑好,然后把绳子往城墙上一扔一扯,让绳子顶端的勾子牢牢挂住城墙的边沿,接着就快速向上爬。
刘聚、常遇春功夫实在太好,根本就没费什么力,象两只猴子一样,两上就窜到城墙上去了。
其余四个人此时才爬了一半。刘聚、常遇春迅速招呼下面的两个人将绳子系在腰上,然后向上爬。他们二人在上面用力一拉,这下面两人也很快就爬上来了,和刚才最先出发的那四人几乎是同时到了城墙上。
刘聚、常遇春一看,那队巡逻的兵大概是五、六个人,现在已经快走到距折返点一半的距离了,时间紧迫啊。
刘聚、常遇春让现在已上来的六个人迅速拉扯下面的人上来,他俩则拿出兵器,蹑手蹑脚去向堡楼里摸去。
堡楼的门是虚掩着的,门口点着个灯笼,应该是巡逻换班用的。
刘聚轻轻推开门,“吱呀”的一声,门开了约三十度,可以容一个人进去了。
刘聚先探头向里边看了看,一片漆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但可以听见里面有鼾声,肯定有蒙古兵在里面睡觉,但有多少人不清楚。
如果这样摸黑进去,一是太耽误时间,那巡逻的兵马上就要回来了,二是也不清楚里面什么情况,一不小心踢到或踩到里面睡觉的人,反而把别人惊醒了。
索性就不去管他了,常遇春取下门口挂着的灯笼,用左手提着,右手抽出大砍刀,准备去大杀四方了。
刘聚一看,也明白常遇春的意思。现在时间紧急,只能如此了,于是也摸出了自己的刀。
就这样,刘聚先进了堡楼,常遇春跟着他屁股后面就进来了。
常遇春把灯笼举高在身前划了个半圆,主要是为了看清里面是什么情况。
这堡楼也不大,略成长方形,长约四、五米,宽也就接近三米。但借着灯笼微弱的光线可以看清靠墙睡着一排蒙古兵,约有十来人。
但这堡楼似乎有两层,这排睡着的蒙古兵的脚这边留有条约一米宽的过道。过道的尽头有个梯子,梯子是通往这堡楼上面一层的。上面的情况,现在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