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刘聚、常遇春逃出定远城后的第二天下午,他们这伙人终于回到了锥子山。
去时是三百多青壮年,回来的时候只剩下六十多人。山上还有一百来号老弱病残,加上之后几天陆陆续续回来了一些被杀散的人。现在锥子山上的总人数从这次作战之前的四百多人减少为两百多人。
按常理来说,郭子兴弃守怀远县城回濠州,正是蒙古大军从后追杀的大好时机。
当时,安丰路的五百援兵及怀远县赶回来的四百兵有近千人,而且攻城战也没怎么打,郭子兴就跑了,双方损失都不大。
但这两股蒙古兵为什么不从后面追击呢?
先说安丰路的那五百援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救援怀远县城。现在占领怀远城的红巾军已不战而逃,他们已经胜利完成任务了。
他们也不想多一事,做一些无谓的牺牲。在这种乱世之中,拥兵之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先保存自己的实力,然后才是如何打赢敌人。
如果只是一味蛮干,就算把仗打赢了,但自己手下没几条杆了,那岂不成了光杆司令。
这也就解释了,在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的,哪方面明明军事实力上占优,为什么最终反被对方各个击破,成为失败的一方。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领兵之人都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整个大集团的利益。
再说那从定远县赶回来的怀远兵,他们当时最关心的问题是红巾军破城后,他们的家人是否还安好。
一旦红巾军弃城,他们最先想到的是进城去看看情况,看看自己的那个家有没有什么损失,谁还顾得了去追击红巾军。
这也使得郭子兴部能从容地从怀远县退回濠州。
再说说锥子山上的情况,人口从四百多锐减到两百多,而且损失的都是青壮年即战力。
二头领常遇春身负重伤,那个“三棱透甲锥”是怎么取也取不出来。也抓过几个大夫上山,但都没什么用。
一个多月过去了,眼看着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但是我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
难道我就是上天派来专门拯救常遇春的?
还是来拯救锥子山的?
我自己也搞不明白,走一步算一步吧。
当时的锥子山因为遭受重创,也还没搞清楚蒙古兵本来可以攻下锥子山的,为什么突然就撤兵了。
后来,郭子兴派人来信,刘聚他们才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自刘聚他们回山后,为了防止蒙古兵再次突袭,刘聚让杜黑子亲自在大门处镇守,外围放出去的潜伏哨也都是一些办事较稳重的人带队。
当时在韭菜山抓我的刘三狗子本来是投靠锥子山的一股小匪的头头,在刘聚他们上山之前,他也是和杜黑子平起平坐的。
所以当时他到山寨大门处把我交给杜黑子的时候,并不是象其他小喽啰一样叫杜黑子“四头领”,而是直呼杜黑子其名。
听完了刘聚这一口气的讲述,已是未时末的时分了。
我正喝了口茶,听说金安他们回来了。我出门一看,加上金安一共是五个人,每人背上都背着一大筐曼陀罗花,总共足有两三百斤。
我想了想,这制药无非就是用水煎、用酒泡、捣成糊什么的。我学的是西医,对中医知之甚少,只是学药理时接触过一点。
于是,我吩咐金安,取一些曼陀罗花洗净晾干后,切成小段,然后找坛酒,将切成小段的曼陀罗花放进去泡制。
其余的摊开晾晒,以便备用。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又去看看了常遇春的情况,然后回来和刘聚说了几句闲话。
又到了吃晚饭的光景,刘聚又让我在他家吃饭。反正我一个单身汉,在哪里吃都是吃,也不客气,就在他家吃了起来。
晚饭还没吃完,说是杜黑子他们回来了。
要说这杜黑子打仗不咋地,办这些事儿还是挺靠谱。一行六人赶了十多头猪、十多只羊,也不知是抢的,还是买的。反正东西是弄回来了,任务也是完成了。
我一看,天也不早了,今天做实验是来不及了。反正这酒泡曼陀罗花至少也得等明天晚上才能用,不然泡制时间太短了,没有药效。
于是,我让杜黑子他们把牲口都关好,明天再来研制麻药。
当夜无话,晚上睡觉时,我还是思考了一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