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树都种好了,刘三狗子就让这种树的队伍先回去了。
提起这种树,我忽然想起咱们种的那个桑树不知怎么样了,我立即询问刘三狗子。
刘三狗子告诉我,长势很不错。黑石岭中的候富贵说了,今年下半年就开始大批量造纸。
听到这里,我也就放心了。
三月二十一日,陈维林的队伍终于是赶到训练基地来了。
与陈维林也是好久不见了,我便与他长谈了一番。
刘三狗子、黄国春,包括罗仁、陈定邦都是帮着安排那二十七名特战队员迅速安顿下来。
这二十七人之中,原来锥子山的人只有六名,都是上锥子山不久就跟着常二哥去和州投奔了朱元璋的。后来也一直没回过锥子山,因此对这一路的路况也不是很熟悉了。
陈维林他们更是第一次来锥子山,情况就更加不熟悉了。
常二哥是三月初五下午到了常州,因为事先就已有交待,让他们随时做好出发准备。
三月初六,陈维林带着这二十七人就出发了,因为道路不熟悉,所以直到三月二十一日才到了韭菜山。
我与陈维林商定,明天先召集大家开个简短的开训动员大会。针对二十七名队员,我们把他们分成三个班,确定三个班长。
对于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我已经让罗仁大致整理了一个课程表。当然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还要与陈维林探讨,作进一步的完善。
这个课程表的制定,大致是按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是体能训练,科目主要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和长跑。
基础体能训练科目诸如我们现代的俯卧撑、仰卧起座等,主要是锻炼队员的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身体平衡协调性等。
长跑主要就是为了锻炼队员的耐力。
早上的体能训练结束之后,就是回来洗漱、收拾个人床铺、打扫卫生、吃早餐等。
上午的训练主要是以武术、攀爬等训练科目为主。
下午一般考虑到天气因素,主要安排识图用图、野外生存技能、火器训练、救护训练等。
考虑到我在五月底要赶回石门,因此这前两个月的下午基本都是识图用图训练。
结合天气因素,夏天的下午一般安排游泳训练。
晚饭后,安排一些基础性体能训练科目或者是夜间突袭作战训练等。
陈维林看了这个课程计划,也觉得安排得比较科学。
陈维林建议训练结束之前,是不是安排一场比武。当然这个比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比功夫,而是以班为单位,让他们完成一个集体性的任务。谁完成的最快最好,哪个班就算获胜。
获胜的班不仅有物质奖励,还将被授予尖刀班的称号。以后执行任务中,尖刀班的队员优先上。
我一听陈维林这个想法,真心是觉得好。特战队员今后执行任务,肯定是不单打独斗,必须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只有自己的团队获胜了,他自己才算获胜了。
另外,通过这种实战对抗演练,更能起到锻炼效果。
比如濠州、定远现在都在蒙古人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组织一次实战对抗,三个班各自潜入定远城或者潜入濠州城内,去斩杀蒙古兵士或官员。最后哪个班能全身而退,而且取得的收获越大,哪个班就获胜。
为了提高大家对每一名队员重要性的认识,我提议全身而退是先决条件。假如哪个班损失了一名队员或者被俘了一名队员,即使他们取得的成果再大,也没有资格获胜。
这与传统的那种牺牲局部利益、获取整体利益的思维教化是截然不同的。
我强调的是要珍惜每一名特战队员的生命,即使我们不能取得一点儿成绩,也不能让队员受损失。
只有我们真正爱惜每一名队员,每名队员才能在实战中勇于向前。因为他们心中会坚信,无论遇到任何危险,他所在的团队是不会放弃他的。
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陈维林也表示这个方法好。
既然觉得好,我便叫来罗仁和陈定邦,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方案。
罗仁和陈定邦听了我们的初步方案之后,也觉得这方法不错。
另外,罗仁还提议,在平常的训练之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对抗性教学。
比如识图用图,我们可以把队员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让他们根据地图迅速到达某个地方。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可以将三个班放在相隔不远的地方,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攻击,哪个班能坚持战斗到最后,哪个班就获胜。
当然这个攻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而是点到为止。比如某个班的队员进入到另一个班的伏击区,另一个班的队员将其制服,这个队员就意味着在战场上已“牺牲”,就此退出这场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