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了名的赵莹不慌不忙地越众而出。行礼之后,慢吞吞的开口
“回殿下,以臣所见,此时不是追究问责的时机,城外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汾水依旧在我大秦国土之上肆虐,当务之急我等应先抚恤灾民,尽量将灾情带来的影响消弭。现在已经是五月末了,雨水不可能一直下下去,总有停下来的一天,汾水也不可能一直肆虐下去,大灾之后必有瘟疫,这灾民抚恤,水患治理,瘟疫防治,粮食问题等等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而姜渊身为工部尚书,尽管在此次汾水决堤事情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执掌工部,对工部了解最深,与其在此时追究责任,争论对姜渊的处置,不如让他戴罪立功,消弭水患,等灾情过去之后,再谈其他。殿下,臣说完了。”
说完之后,赵莹站在原地,低头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武寿。、
武寿果然没有让赵莹失望,听完赵莹的话后,武寿挺直了腰身,虽然没有起身,却显得气势十足,不复之前的老态龙钟。
“赵大人,你的见解请恕老夫不敢苟同。”
赵莹淡定自若,瞥了一眼武寿后,淡淡的问道“哦?那不知武大人有何高见啊?”
武寿在身边的御史搀扶下慢慢站起身来,侧身与赵莹对视,
“此汾水决堤不论个中缘由如何,他姜渊这个工部尚书都逃不脱一个渎职的罪名,况且陛下这场东征其意义如何,想必不用老夫多加赘述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这么大的纰漏,赵大人竟然认为他还可以将功补过,不仅不依律惩处,反而让他继续在工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呆下去,这偏袒的未免太过了些吧。”
“武大人,老夫刚刚就已经说过了,这不是偏袒。只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他姜渊熟悉工部,眼下最需要工部拿出治理水患的方案来。不用他,难道用一个两眼一抹黑的人,让他先熟悉个三五个月,然后再治理水患不成?我怕到了那时候,水患也不用治理了。哼。”
“赵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泱泱大秦没了一个姜渊,偌大的一个工部就运转不能了不成?难道我堂堂大秦上朝,就找不出一个可堪用之材不成?吏部每年那么多候补补缺的人,可排着队等着呢。”
“哼,是排着队等着治理水患,还是排着队等着贪赃枉法啊!”
“赵大人,所有候补补缺的人选,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堂官用印了的,你这话,怕是有些不妥吧!”
“我有什么不妥的?他姜渊就是做的再不好,工部花出去的银子却是有迹可循的。我大秦立国以来,工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出的贪赃枉法之辈还少吗?每年户部批下来的银子说不清去向的现象,在工部还少吗?”
“赵大人这是认为我御史台跟吏部、刑部的人也跟着贪赃枉法了?哼,如果赵大人您瞧着我这个御史大夫不称职,尽可以上奏折弹劾老夫。没必要在这儿阴阳怪气的,还扯上吏部刑部。老夫这御史大夫的位子,吏部刑部的堂官位子,是陛下钦点的,圣明不过陛下如是。前阵子陛下才说了御史不可闻风弹劾,我御史台刚整顿完,这闻风奏对的本事倒是让赵大人学了个十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