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好莱坞之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手(2 / 2)

然后,阿德里安就在王中军以及他的秘书,还有ac传媒驻首都办事处的负责人的陪伴下坐电梯下楼来到了餐厅的包间,同时,一些算是大陆电影圈的名流,比如和王中军一起创办了华谊兄弟的他的弟弟王中磊,又或者博纳影业的总裁于冬,新画面的董事长张伟平都已经等候在这里。

阿德里安之所以用非常低调的方式,还打着参加《红磨坊》在中国的首映式的招牌到这里来,并不是想要趁着中国加入wto而插手大陆的传媒市场。没有那个国家会允许外国资本大肆进入这个行业,连美国都有法律规定非美国人不得拥有电视台,默多克为了收购fox的时候不得不入了美籍,更何况中国?

同样是默多克,93年从李泽楷手中收购了卫视中文台,满心欢喜的想要向大陆进军,但最终不得不在接受了大陆的一系列要求后引起刘长乐等人的资金,然后在组成凤凰卫视的时候迅速被排挤到了第三位股东的位置。尽管他还拥有星空传媒的大部分股权,但影响力却被限制在珠三角的确,可想而知要深入大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默多克娶了个中国老婆,也无法阻止他几年后黯然离场,阿德里安可不想做自讨没趣的无用功。

所以,他来首都只是想要近距离的仔细观察下大陆这边的电影市场,尽管前世也有一定的了解,但那是从下往上看,今时今rì身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也需要从上往下看看。只是如果是十年或者五年前,他要来大陆都没现在这么麻烦,但现在就不行了,正如他之前和伊万卡说的那样,虽然他现在是响当当的国际大导演,但同时也是ac传媒董事会主席。在普通人眼中,阿德里安的大导演名头可能知名度更高,但在国家层面,他们只知道他是世界最大传媒集团之一的掌门人。

尽管911之后中美两国迅速升温,但还不到他大张旗鼓的正式访问中国的时候,所以得找个理由低调的到大陆来看看。正好。《红磨坊》在被引进大陆的时候,中影那边通过关系联系到了妮可,希望她能来中国出席首映式,同时也联系了阿德里安。妮可本来是打算拒绝的,她和大多数西方人一样,对中国缺乏了解,所以兴趣缺缺。但阿德里安却反复建议和劝说,并简单的解释了下中国市场的前景,尽管这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她,但妮可还是答应了下来,阿德里安的建议大部分都是对的。

至于发给他本人的邀请却是拒绝了,中影方面也不是那么坚决,毕竟让ac传媒的掌门人以导演身份来华为电影做宣传,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太妥当,所以阿德里安也不担心自己婉拒后又低调秘密的过来会让他们感到不满。

当然,他出境入境中国zhèng fǔ不会不知道,更何况用的还是自己的私人飞机,并在来之前已经通知了入股的几家民营传媒公司,所以王中军介绍一屋子人的时候,对于某位姓陈的中年男子介绍得很含糊,想来不是某署的人就是某局的人,更有可能的是某部的人,这样才和他的身份匹配,不是吗?

阿德里安并不在意,坐下之后随即和他们寒暄起来,流利的中文加上不时冒出了几句成语,让这一帮人都惊讶不已。所以说,懂一门外语是很重要的,想想看吧,他们更愿意和一个对大陆了解泛泛的人合作,还是和一个对中国有着足够了解的人合作?

21世纪初的大陆电影市场还算是一片处女地,尽管好莱坞的电影从94、95年就开始登陆,但这片广阔的市场依然还没有被充分的开发出来。阿德里安清楚的记得一个例子,一部3000万左右投资的科幻电影,在北美上映的首周拿到了2100万美元的票房,而在大陆上映后却拿到了2300万的票房!尽管这和档期以及大陆本土传媒集团的支持不无关系,但也足够说明中国市场的庞大了,也正因如此,好莱坞的亚裔反派们纷纷从中国人变成了朝鲜人,谁会跟能赚钱的市场过不起?

所以,尽管这个例子是十年后的事情,却不妨碍阿德里安早早下手。事实上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都早早的盯上了这块蛋糕,否则派拉蒙不会率先进入大陆,可惜能看到未来的阿德里安下手比他们更准,从96年到现在,他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入股了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和新画面这几家民营公司。可惜中影和华夏是国企——华夏现在还没成立——看看那一长串股东名字就知道不可能接受外资,否则他就能在进口电影的配额上说得上话了。

当然,这些股份都不多,阿德里安可不想引来太多的关注,虽然这都是民营企业,反正只要有一定的发言权就行。

“中国电影市场很广阔,现在就已经很潜力了,几年前《泰坦尼克号》的上映就说明了一切。所以当它被充分发掘出来后,只会家的广阔,尤其是中国经济还在不断发展,进入影院观赏电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在酒桌上阿德里安给这些未来一片光明的民营影视公司的总裁们打着伏笔。

这顿饭是王中军等人特意准备的,完全的中式风格圆桌宴席,不过为了照顾阿德里安,特意问他是否要点平时习惯的酒类饮料。虽然前世是被灌死的,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白酒,这种场合下能拿出来的绝对是最好的酒。

果然,瓶子一打开,立即酒香四溢,毫无疑问,顶级茅台。虽然巴拿马金奖尚有嫌疑,但前世他确实听过一个老头讲过,在五十年代末去贵州公干时候,利用关系在茅台酒厂弄了一小瓶,回到旅馆刚打开,其他客人就纷纷过来询问这是什么酒,怎么这么香之类的。

或许这有夸张的嫌疑,但茅台也的确算是上品,除此之外,菜品丰富、奢侈而又味道极好,各种知名菜肴流水般的端上来,或许和专门的餐厅略有差距——比如烤鸭——但也差得不多。得承认,中国人的确非常会吃,一道水煮白菜看似简单,但尝起来却异常清爽滑嫩、鲜美可口,让阿德里安感叹不已。

尽管他没有说过一句关于赞美食物的话,但那毫不掩饰的满足的神sè已经是最好的称赞了,这样一来,阿德里安就显得平易近人,也让王中军、王中磊等人感觉更加亲近。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小动作就能拉进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从而影响他们聆听自己的话。

说起来,几家公司当中,他最看好华谊兄弟,这不光是因为未来,也是在分析目前的情况后得出的结果,在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华谊兄弟目前的潜力是最大的。

不说成立的rì期,不说发展的时间,单说一点,大陆现在的电影产业还在非常稚嫩的阶段,甚至连完全的循环圈都没有——虽然很快就会建立起来——香港和台湾虽然比较混乱,但从制作到发行的流程却非常完整,所以大陆的电影产业还处在以导演为中心的阶段。只有有一个出sè的卖座的导演支持,公司就可以在电影市场上有着不菲的影响力,而华谊兄弟正好就有这么一个导演在手中,没错,冯小刚。

“《大腕》是部很有意思的电影,是的,里面各种调侃各种典故我都能看懂,无论是葛优还是英达,都表现得很出sè,唐纳德反而没什么亮点。”结束用餐后,在专门会客厅里,阿德里安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冯小刚说着。

作为华谊兄弟的合伙人,冯小刚自然是有资格出席这次晚餐和会面的,他还是首次得知华谊兄弟的部分股份是属于ac传媒这个大传媒集团的——事实上王氏兄弟知道的时间也不长,阿德里安当初为了避免出现蝴蝶效应,是用了些手段进行间接控股的。

“谢谢,要您不介意,那我以后就有吹嘘的资本了。”冯小刚很是恭敬,毕竟面前的人既是国际传媒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又是全世界知名的导演,而且又很平易近人又懂中国文化,说着说着就好像在和一个纯正的中国人交谈,从哪方面看他都应该做出这幅样子。

“既然如此,那么科威尔先生有考虑帮忙在北美发行这部电影吗?”一帮人中,王中磊忽然这么直接的问道。

阿德里安看了他一眼,然后微微一笑:“可以考虑。”

此言一出,顿时让好几个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sè,冯小刚更是显得有些激动,如果《大腕》真能在北美发行的话,那么他也算得上是国际导演了。这么几年来,除了《红高粱》、《霸王别姬》外还有什么电影在美国上映过?而且票房都很一般,如果他能靠着ac传媒的发行获得不菲的票房,由此产生得到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尽管这部电影完全展现了中国小市民的形象,可能不符合北美观众的口味,但是很多讽刺的地方都很到位,所以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出sè的翻译,只要能准确翻译出其中的韵味,比如结尾出那两段堪称经典的台词,相信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阿德里安轻笑着说道。

“科威尔先生,你是打算有计划的将中国电影介绍到美国吗?”一个坐不住的人在连番刺激之下终于跳了出来,新画面董事长张伟平的合伙人,接到电话后专门从九寨沟片场赶回来的张艺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