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汉末暴徒> 第一百六十九章:捅马蜂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章:捅马蜂窝(2 / 2)

马超听完大为意动,不过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还是决定再推迟一年等到满十六岁再成婚。如今他身边的蔡琰、杜绣娘和万年公主年龄最大,已有十七岁,其次是貂蝉,十六岁,杨婉、董璇则刚刚行及笄之礼,身子还没完全成熟,马超实在不忍心摧残。

而棉花和罂粟产业也没落下,马超上次在西园意外得了六株棉花,共有二百二十八颗棉铃,选出纤维较细、较长的棉铃取种,共得三百一二十三颗棉籽,春天种下去后却只发芽两百三十五颗。

马超如获至宝,命专人进行管理,此刻两百多株棉花已经结铃,平均每株只结了四十个左右棉铃,远远比不上后世杂交棉的产量。但这两百多株棉花的棉籽在明年却可以种上一亩地,后年就是五十亩,再后年便是上千亩。如此发展下去,五年内就能穿上柔软舒适、吸汗透气而又保暖的棉布衣服。

罂粟种子极多,而且生命力旺盛,马超将所用种子尽数种下后足有一亩地,如今这一片地区简直成了花的海洋。马超命人在四周围上栅栏,安排一队神威营曰夜把守,并亲自做采集示范。首先采下半成熟的罂粟果,用刀割开后里面便流出乳白色的浆液,把这些浆液收集起来用锅熬去水份便形成了黑色膏状物事。这东西叫大烟膏,又叫烟土,对镇痛止痛有奇效,再经过深加工便是大名鼎鼎的鸦片,至于提取更精纯的白色粉状物事,马超还没这个本事。

转眼到了190年十月,冀州、并州两地皆是硕果累累,可在收赋的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阻力。由于两地实行“三分粮”制度和屯田高压制度,不少大小世家纷纷反对,既不想与官府合作屯田,亦不愿交出高额的赋税,便联合起来拖延,拒不交粮。

这种情况只在冀州较为严重,而且这些世家或多或少都有人在官府任职,几乎都有一定的后台,甚至已经威胁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正在府中费尽心力编写教材的马超得知后顿时怒了,本想利用张燕的黑山军收拾这些世家,可当初为行假途灭虢之计已把张燕这支隐藏力量提前暴露,眼下只能亲自动手了。否则内部不稳又怎能专心对外?即便此举可能得罪天下世家也顾不得了。

深思熟虑后,马超又与审批和沮授仔细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对冀州大小世家进行一次大清洗。以蓄意造反的名义,让张郃出兵河间、渤海、安平国三郡;令赵云出兵常山、中山国、赵国三郡;命驻守邺城的马休领军一万出兵魏郡、清河和巨鹿三郡。凡不按规定纳粮的大小世家统统剿灭贬为庶民,家奴助纣为虐、帮其抵抗官军者皆贬为奴隶,主动脱离世家的则升级为平民,明年可分配土地。

此政令和军事行动一下,立刻在大汉境内掀起了皓然大波。马超此举的残暴程度不亚于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世家豪强来说无疑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随着几处世家邬堡被攻破,整个冀州境内的世家们彻底慌了,人人自危,纷纷表示愿意按规定纳粮。

可现在求饶为时已晚,马超正找他们麻烦找不到呢,怎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为保证将冀州局面牢牢控制住,马超又把驻守在壶关的曹姓调至魏郡和赵国,让陈到带兵一万出兵清河郡和钜鹿郡,几乎同时对有邬堡的中大型世家下手。

各世家彻底害怕了,与其对抗无疑是自寻死路,而马超大军每攻下一座邬堡都要大肆抄掠,世家豪强被剥夺土地不说,家财更是全部被充公收走,直系人员还要接受调查,一旦发现有违反律法行为则按律处置,旁系分支也要被贬为庶民。

如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除了投靠马超的沮家、甄家、审家等少数大小世家外,冀州境内有近百家大小豪强被剿灭,只有小部分带上家财和少数忠心的家奴逃到了幽州、兖州和徐州三地,而青州则是黄巾贼的领地,无人敢去。

马超此举收获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冀州世家林立,巨富之家极多,六万精兵出征两个月竟缴获粮食一千二百万斛,足够二十五万大军吃两年。金银玉器等贵重物品则无法统计,初步估算可维持三到五年的军饷。最重要是收回大片的可耕土地,将这些土地分发下去,所创造的利润远远高于在世家手中,而且更容易搞活民生问题,可谓好处多多!

与之相对的便是无穷无尽的麻烦,三国乃至两晋都是世家政治横行的年代,因文化不能得到大规模普及,几乎有八成的人才都是出自各大小世家。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马超如此打击世家定会引起天下世家的联合反对甚至声讨,以后不仅难以招揽世家人才,还把自己推向天下“主流”力量的对立面。

但马超必须为之,对于世家他采取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的态度,如今能拉拢的都已投靠了他,不能拉拢的又不拥护政令必须趁早铲除,否则随着他的地盘越来也大,治下世家也会越来越多,到那时再出手就一切都晚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