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上半年,准备多时的印度终于对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动手了。
印军越过了双方的实际控制线,挺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开始修筑一系列的军事据点。
新明军队按照林有德的指示,先暂时忍让,让印军深入我方境内,以便反击的时候能方便的吃掉印军的主力,达成林有德的“不过分入侵印度境内又一次过打疼印度”的目标。
不过印度人总算没有失掉最后的理性,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前进步伐,因为一旦前进的步子大了,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全面入侵,从而让新明调动神姬来和他们交战。如果拼神姬,印度处于压倒性的不利状态。
但如果印度的动作比较小,那事情就可以被控制在“边境摩擦”的范畴内,新明大概也不会直接出动神姬来对付印度。毕竟新明的神姬还需要戒备占着瀛洲的美国和龟缩在朝鲜半岛上的旧明帝国——现在通称大韩明国。
总之,印度自以为在这件事上做得还不错,新明军的退让也让印度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个便宜自己已经完全吃进嘴里了。
但实际上新明军正努力的调动兵力,还派出了倾向于新明政府的游牧民伪装侦察队,仔细打探印军的部署状况,为了一击必杀,新明专门组建了集团军群,在拉萨设立了集团军群指挥部,仔细的研究整个作战计划。
这些动作都被林有德派来看热闹的外交武官如实汇报给林有德,把林有德都笑惨了,甚至打电话给陈大使说“你们不要那么紧张啊,印度真的很面的”。
但陈大使似乎完全没有把林有德这个建议往国内传达,所以新明依然在以面对美军精锐部队的标准来准备反击战。
林有德也不说啥了,坐看印度人的笑话也不错。而且,万一这个时空的印度人真的能打呢,做多点准备貌似也没什么坏处。
张磊和自己的战士们一起,在等待着战斗的开始。
突然,一片静默的无线电中传来了集团军群丁司令员的声音:“同志们,最近我们对印度人的侵略行径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但是印度人他不吃敬酒啊,那没办法喽,我们只能把他们请回去了,用稍微大老粗一点的方式。”
之所以打破无线电静默,是因为此时就算走漏了风声也晚了,炮击大概马上就要开始,印度人已经没有反应的时间。
“我们正面的印军,有一个军六个旅,几万人,这部队不少,很不少,但和美国人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吃掉他们。不要害怕牺牲,牺牲是肯定免不了的,我们预计会有三万左右的伤亡,但是,这是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的尊严,这伤亡是值得的!希望诸位将士,奋勇向前,为国奋战。而我,也会带着前指跟随你们一起前进!”
张磊在战前动员结束后,回头看了眼战士们,新明军队还不能像德军那样将无线电设备普及到每个班,所以新明军的士兵们只能用步战携带的无线电来收听这战前动员,每辆装甲车后面都聚集了一大群新明士兵。
“好了,上车!炮击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出发。”
话音刚落,天空中就传来炮弹划破空气的尖锐呼啸。
“来了,快上车!”
其实不用张磊催促,新明的士兵已经以非常高的速度爬上了自己所属的步战,一整个机械化连队在这一瞬间就做好了出击准备。这个连是整个集团军群的尖刀,偌大一个集团军群就只有几个这样配置完整的机械化连。这主要是因为西藏的交通实在太糟糕了,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都刚刚通车没多久,这两条公路本身的通行能力并不算太高,主要路面不宽里程又太长,沿途九曲十八弯,车子根本开不了多块。
所以负责这次反击战的集团军群供不起很多少机械化部队,仅有的这些机械化连队,也是从四川调动过来,结果调过来之后很多战士发生了高原反应,导致部队有相当多的非战斗减员。但这样的困难吓不倒新明的军人,新明很多高级军官都参加过和美队的战争,对各种恶劣的条件早已习以为常。
张磊虽然是在二战结束后才考上的军校,但平时总听老军官们分享经验,对这状况也早有准备。
其实张磊现在内心十分的激动,这是他的第一次战斗,他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敌人,遭遇到什么样的抵抗。他战前了解过印度军队过去的战绩,知道印军曾经在北非和德军交手过,张磊当然不会相信印度人自己吹嘘的那些“战绩”,但他自己查阅战史发现印度人在北非确实只被德军歼灭过一个旅,然后大部分印军都从德军的进攻中幸存了下来(其实这是因为德军从来没有把印军当作需要进行追歼的敌人)。
再加上指挥部在部署作战计划的时候那种谨慎,张磊总觉得眼前的印军还是挺能打的。
这个时候无线电中传来二号车车长的声音,打断了张磊的沉思:“连长,炮声变稀疏了,我们还不出发吗?”
“出发,当然出发。”张磊点点头,下达了指令,“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任务,随我前进!”
话音刚落,张磊的座车就发动起来。
张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穿透在他正面的印军的防线。印军在他正面修建了一块弧形防御地带,可能有一个营的部队在防守,张磊的任务就是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他们侧面穿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把这些人丢给后面跟进的部队,继续向前穿插。
张磊率队出发后很快就看到了预定攻击的阵地。
“准备接敌!不要管被打中的人,我们只管往前冲,顺便向敌人阵地上倾泻火力!”张磊下命令的时候声调都变尖了,这说明此时他也紧张得要死。
他总有一种下一刻炮弹就要打中他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