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满江红之崛起> 第99章 织网(万字更新!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织网(万字更新!求月票!)(2 / 2)

同样累的喘虚虚的危泽跑在队伍的中间大声喊着,用红烧肉激励着这些已经累的够呛的人了,今天跑的并不是十里地,而是二十里地。二十里地虽然远些,但咬咬牙总是还能挺住的。

“嗒……嗒……”

当千双脚随着班长、小队长、大队长的呼喊声的而开始跑动时,近千双有力的双脚踩踏着地面出的声音像重鼓一般憾着人心。

从望远镜里看着那慢慢散开的队伍,陈默然轻叹一声,便直接转身进了大门,这是第二圈了,这一圈下来正好十公里,但是成绩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出色,甚至于原本整齐的队伍也在一圈后变得凌乱起来。

“先生,这就是你的兵?”

纽永建、蓝天蔚等人看陈默然,不无诧异的问道。

这些天他们的日子过的很惬意,成天和陈默然谈着民族、国家、时局,总之所以好不尽性,陈默然说带他们来看看自己的队伍,可他们却未想到所谓的“队伍”,竟然是支工程队。

朝木台走去的陈默然摇摇头。

“现在还不是!”

见这些人有些不解,陈默然便开口解释了一下。

“这些人里头,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从建筑工人变成合格的兵,等他们跑完回来之后,我会挑选一些!”

“先生的意思是用跑步淘汰一些人?”

“不全是!”

摇头笑看着眼前的这六人,陈默然坐在木台的椅子上,整个工程队有两千多人,可现在留在这里的只有一千人,甚至剩下的人,一早就被打到了马鞍山和淮南的工地上,还有浦东的小工地上,这一千人中,将会择优选择一批人上岛,什么事情总要分个先后。

“这些人,即便以后训练的再好,也还是兵,对于军队来说,军官才是灵魂,军官,我没有,至少现在没有!”

盯视着眼前的六人,他们六人中纽永建和蓝天蔚是6士军官生,虽还没毕业但却有胜于无。

六人中纽永建和蓝天蔚彼此对视一眼,现在他们自然明白了陈默然的意思,如果是在一两年后,两人或许根本不会犹豫,这一次他们回国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看到了这支队伍,当日本的**派在那里鼓动着**时,而上海的这位拐杖先生,已经开始做起了“行动”准备,起义而非**,这是陈默然说的,对于民族起义者来说,他们唯一的理念就是光复民族的自由,而非为了某种主义的**。

作为汉人,他们自然愿意加入这场“光复汉族,恢复河山”的行动之中,但是现在他们却不能不心生犹豫,纽永建不过仅在6士上一年,而蓝天蔚又不过刚结束日军军中服役,暑假结束后才会进入6士学习。

“孝直、季豪,我知道你们在考虑什么,你们在6士的学业还未学成,现在让你们过来,本并不合适,可默然这兵总还是要练的,仅只指往那些洋教官,显是不够的,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帮我先练一个月兵!”

“谢先生谅解,他日一但学成,我们必回到先生麾下,置身于民族起义之中!”

点点头,陈默然才继续说了下去。

“这一个月,你们在训练时,注意挑选一下合适的人选,我准备在这里办一所体育学校!”

“体育学校?”

见六人有些惊讶,陈默然只是点点头,然后便继续说了下去。

“没错,对外的名义是体育学校,可对内却是培训军事人材,半年或一年为一期,学员毕业兵,一部分学生直接进上岛训练,负责指挥部队,另外一部分优等生会返回本省,在本省创办分校,分校可以5o人至百人为一期,一年后,除去最优秀学员推荐上海总校外,每两三位毕业学员,再返回州府,创建分校,再负责训练5o人至百年,如果按这种方式培训军事人材,几年内以各地体育学校就可以训练出数千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和一定指挥水平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民族起义和改良军事的需要,而且以体育办学的方式聚众,不会引起的当局的注意!”

说出这番话时,陈默然的脸上带着得意,这可是他苦思冥想数天,才想出来的办法,之所以在办一所军校,是借鉴了二十几年后才会出现在的黄埔军校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黄埔学生军,才有了北伐的成功。

而至于这种创办分校的模式,实际上又借鉴了后世那些培训学校“传销”式扩张的经验,这些分校除去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源外,还可以的择其优秀补充本校进一步培训,至于学业稍逊的学生,早期可以当民族之马前卒,力量扩充后又可充当基层军官。

“士兵可以随时招募,但是军官却是军队的灵魂,仅仅只靠几千人当然不能打败满清上百万军队,可是要是几千名甚上万名军官呢?大办体育学校可在两三年内培养数千名甚至上万名军官,等于在几十年,咱们就拥有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倒那时,一但全面动,民族光复可谓是指日可待!”

陈默然的这番话只说的六人热血沸腾,似乎已经看到了这支学生军建成的一天,似也看到了民族光复的一天。

未待其它几人说话,史久光便第一个开口问道,他不像蓝天蔚等人在东京帝大学的是建筑,自然的一听到这名体育学校实为军校的学校,就立即动起了心思来。

“先生,您这军校什么时候成立!”

“一两个月吧!”

话时功夫,陈默然看着这院子里的一排排房子,这些房子可以临时充当军校的校舍、教室,再把院子扩一下,至少可以先把学校的架子拉出来,什么事总得一步步的来。

“那我们……”

秦毓鎏不无激动的看着面前的先生,正待他说话时,陈默然却是一摆手。

“念萱,你们暂时不需要报考体育学校,即是假体育之名,创办军校,那么就需要学员,你们最大的长处不在军校,而在日本,在日本联络志同之士,然后推荐其入体育学校学习,没有知识的军官成不了好军官,留日学生在都曾在的书院就读,也曾读于日本各大学……”

劝说着他们放弃这个念头时,陈默然心里其实却是在打着其它的小算盘,这个时代能出国留学的,有几个是穷人?即便是有穷人,在他们的家乡也无不名“知名才子”,把这种人拉到学校里,那怕只有五十人,也比招来五百名人更有优势,这些五十人回到本省或家乡,开办分校时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气,吸引更多的学生。

人总是不嫌多,越多越好。更何况第一期,看似名头响,可实际上任何学校草创时的第一期,都不会出来多少的人材,陈默然办的这所体育学校,第一期根本就是织网,靠着第一期学间,织出一个网罗数省人材的大网。

而这张大网的尽头,则是……唇角一扬,陈默然笑了出来,看着面前仍沉浸于自己给他们编造的那个“民族的未来,由民族同胞决定”梦中的年青人,在以后的数年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沉浸于这个梦中,至于这个梦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又岂是他们所能知!

心下笑时,那大门处,已经有零散的工人跑了进来。

[奉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