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海风云> 151 大元岛的气象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1 大元岛的气象3(1 / 2)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郎朗读书声在基隆镇的学堂当中飘荡,化作清晨里一番悦耳音潮,让过往的行人农家人人不无转头望向学堂当中。

洪门麾下学堂,不像大明朝中点私塾和官方学堂,仅是占地面积就让人叹为观止。

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基隆镇镇中心,光是一个笨港学堂小学部就有近五十余亩地的面积,除去学堂和宿舍以外,还有操场步道和花园,供学子们课余闲暇时游玩喝锻炼。

学堂当中的课程,融贯中西,随着汉堡们如今在东方疆域的势力扩张,西方人想要保持与洪门人的友善关系,他们自然会投其所好地为洪门准备各式礼物。

此时西方人在天文物理等方面的文化造诣已经远远甩了东方大明一大截了,若是放在原本历史当中,虽然有利玛窦郭居静等西方天主教人士,以及徐光启毕方济等东方文人努力传播西方文化,可是相比之下这些先进知识在华夏儒家文人眼中却只是区区小道,从未真正引起重视。

然则在洪门当中,李天养一直都在向西方人收集各种书籍,不过以前因为影响力不够,虽然有西洋人投其所好,可是各种因素之下,仍然有非常多的书籍被西方人藏着掖着,并不愿意交给东方人。

再加上这些书籍的翻译也是大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在翻译之时出现狭义,反倒成为一个错误的知识,因此往往翻译一部书籍动辄就是半年一年都时间,才算是勉强完成,就这还是洪门财大气粗,拿金银养着数十仁规模都翻译人员共同协作,否则这时间还要加长。

故而,笨港学堂小学部的学子们,课程并不像大明朝中那样,只专注于四书五经,反而要学习算学物理生物等各种华夏仁视为杂科的学术。

到了中学部,学子们还要亲手实践掌控各种实际技巧,比如农学种地嫁接作物;木匠船匠则要操作斧子锯子等工具。

这样一来,学堂所需要的场地又是更大,最少百余亩规模的占地面积使得中学部不能像小学部那样将学堂放在镇子当中,而是需要放在镇外偏僻的地带,才能容纳得下这么多的项目。

而到了更高等级的大学部,反而因为其中学子锐减得关系,这学堂占地面积又不如中学部,仅是比小学部大上一些罢了。

基隆镇中的常驻人口已经有了五万,因而镇中小学部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居委会中,按照居委会划分就读四个学堂,不过每个学堂里至少都有一千多的大小学子。

张子懿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了,随着狂鲨帮被洪门吞并,他们父子俩也算是从此成为同僚。

座位笨港学堂教育部的部首,张子懿如今手下都先生教师们已经夸张到了四百多规模,除了少数先生是外部聘请意外,其中大部分都是张子懿一手在学堂中调教出来的学生子弟,让其很有一种桃李满天下都自豪感。

每天早上,张子懿都喜欢在学堂当中转悠一圈,尤其喜欢在小学部里看着一个个毛头小子们学着先生们的样子摇头晃脑地郎朗诵读,光是这幅场面就足以让张子懿不后悔今生没有踏足科举的遗憾。

直到现在,张子懿也终于对李天养曾经种种与儒家文化相矛盾的作为有了深刻认识,比如设立算学物理等学科,再比如让女子入学读书等等等等。

“先生好”

散步路上,有课程式体育的学生们在操场中锻炼,见到张子懿以后纷纷站定恭敬有礼地向张子懿行着学子之礼。

张子懿点点头,慈祥地看着这群来自天南地北甚至还有大元岛土著子弟的各色学子们,一视同仁地坦然接受着他们的礼节。

学堂大门前,却有两个孱弱而畏缩都大小孩童,大的有岁,小的也有六七岁模样,跟在身前同样显得很是拘谨和怯懦地大人身边,等待着门前的看门人为他们登记带路。

“先生好”

看门人登记完,正准备带着三个大小人往学堂走去,却正好赶上张子懿出来巡查,连忙打着招呼。

“辛苦了老姚”

张子懿对于看门人,眼神当中爷是充满了尊敬之意,并不因对方身份低微而有所轻视。这位看门人看似瘸了一条腿,走路有些颠簸,可是在几年之前,人家却也是洪堂水师当中一个铁骨铮铮地汉子,为洪门开疆拓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是我们学堂里最有知识的张子懿张先生,也是学堂得负责人”

跟张子懿打完招呼的看门人,热情地为这初来匝道三个打小人介绍起眼前的中年人,也为张子懿介绍着这三人的来历。

“这位则是昨日才到我们基隆镇定居,被居委会的人指点带着孩子前来我们学堂报道的罗氏一家人。”

“先生好”

姓罗的汉子连忙鞠躬,通过实际行动向眼前这位看起来亲切,可是在乡村中人看来却很是值得尊重的先生表达他内心中的敬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