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修之点点头:“承恩侯世子一表人才,又有才名,是京都里人人都想要的佳婿。”
宋言良幼有慧名,又出身名门,不过二十出头,已经进了户部任职,而且还做了几件漂亮的差事,在京都的世家子弟中算得上是位佼佼者。
只不过,宋言良仅凭几次旁人设的局就误解瑛姐儿,还想用那种不入流的手段逼瑛姐儿退亲,就配不上瑛姐儿。
不过,这些他自然是不会明说的。小宁氏若有心,派人出去稍稍打听一下就知道宁言良不喜瑛姐儿的事。
她若是真对瑛姐儿好,自然会替瑛姐儿着想。同样,若是她忌惮瑛姐儿嫁进承恩侯府,成为逸之将来的助力,也会想方设法的阻止这门亲事。
若这门亲事毁在小宁氏手上,那瑛姐儿也就怪不得他了。
当然,就算小宁氏因某些利益,想要促成这门婚事,他也会把它搅黄了,然后把功劳推到她头上的。
“真的?”宁香莲有些不信,人说三岁见老,她自已养了八年多的儿子,怎么会不了解。
几个孩子中,修之跟她吃的苦头最多,打小也见过三教九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又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从而让他比一般孩子要老成得多,也滑头鬼灵得多。往往他越是说得简单的事,其中的问题越多。
看来,他是察觉到了瑛姐儿的这门婚有问题,才故意挑到他面前来。
只是这小子不想跟她明说,哪怕她坚持不懈地追问下去,也是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的;反而还会因为她多问了几句,让修之对她起了疑心,从而更加的防备。
转念一想,她又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不管修之是出于什么考虑,他愿意与她说这件事,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只要她真心实意的替他们着想,他们自然能感觉得到她的真诚。
她松口应道:“我知晓了,会对这门亲事上心的。”
宁修之也见好就收,连番的道谢。
宁香莲又问了一些他们的日常生活,宁修之含含糊糊打一阵太极,没说几句实在的,搅得她心里堵得慌。
干脆,她也不坐了,说了句累,就起身回了府。
一进府门,宁香莲就叫全梁去议事厅,她屏退了满屋的下人,只留了刘嫂子侍候着,就问全梁;“你可知晓承恩侯府的状况?”
“回王妃话,承恩侯府是太后母族,现在的承恩侯是太后的亲侄子……”全梁微微低了低头,利落的背起了承恩侯府的资料来,宁香莲忙抬手打断了他;“我想问的是后宅之事。”
“比如他现在的夫人出自哪家,不是原配?他有几房妾室几个通房,各出身怎么样,最宠哪个?有几儿几女,各都是谁生的,最疼哪个?”
“他的儿女们有几个成了亲,娶的是哪家,嫁的又是哪家?没成亲的可定下了亲事,定的又是哪家?”
“府里有没有突然夭折的孩子?有没有杀婢之类的事?世子兄弟们孝不孝顺父母,兄弟可和睦,姑娘可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