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收,又有了儿子。李侯爷最近是喜事连连。
不过大家兴奋了几天后,就发现出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陕北的粮食有点过多了!朔方的方以智又派人来传信,说秋粮也快下来了,估计还是会丰收,可能有五十万石以上。
粮食多了也不全是好事,尤其是以土豆为主的秋粮。这玩意不好存储,陕北本身就不缺,若是再多出来几十万石那就不好整了。
“侯爷今年这土豆和红薯可怎么办,密之那儿产的,再加上咱们陕北的,估计能多出四五十万石!老百姓手中多余的这么多,咱们是收还是不收啊?”张同敞每次出问题,都自觉的来找李振新。因为这位侯爷似乎能把什么难事都能轻松化解,有这样得人在,自己为什么要动脑子哪。
出现了局部的供需失衡,这就是市场小的问题。市场若大一些,这问题就好解决了。
“没关系继续收,土豆红薯多了,咱们也有办法处理。在榆林开几家酒厂,多酿些酒出来。酒不管是往草原卖还是关内,都不愁销路。还有多榨粉,这东西能放住,也可以往外边卖一些。再多养些猪,老百姓还是要多吃些肉,现在也就十天半月才能见一顿肉,这不行,怎么也要隔三差五有肉吃。”
酿酒、提取淀粉,还有用于养殖。总之这些东西都有办法来处理。今年看来大家是不怎么会吃混合面了,不过没关系还可以往陕西和晋西北卖混合面。这些地方的老百姓,生活未必有多富裕。廉价的混合面,也能应付一下肚子,其实营养成分未必比糜谷面低。
让老百姓隔三差五有肉吃?这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就是放到南方,一些土财主也未必能过上这种生活。上郡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过人家真有这个本事。谁能想到,眼下的陕北能出现这么好的局面?这日子比一般的盛世都富足,真的是有改天换日之功。要是全国的老百姓都能过上这种生活,那该有多好?张同敞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中!
固原城的三边总督府,洪承畴也吃上了今年的新粮。
“老爷这是今年的新麦做的面,可合你的口味?”老仆人小心翼翼的问自家老爷,看看他是否满意。
“味道还行,不过这麦到底没有米香!唉,自从入仕以来东奔西跑,家乡的米也没机会尝了。”作为一名南方人,洪承畴总觉得面不怎么合口味,没有米香。
“老爷是为天下安危操劳,也是费尽心思了,老奴这就安排人去福建老家采买一些新米。”老仆人跟着洪承畴多年,见他怀念家乡味道,连忙应声说去福建买米。
为天下安危操劳?洪承畴听了这话,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是在松锦大战之前,他心中会毫不迟疑的接受这个恭维。可是现在!这话就有点听的刺耳了。
说实话,如今的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前半生为了大明,后半生为了大清,在这两朝中他都立过大功。可这两朝,最后会如何评价自己?大明已经把他列为头等奸臣了,大清以后又该如何评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