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总会让一些没准备好的人不知所措,徽州府的锔碗匠池昌旭就很受伤害。
锔碗匠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有人说这个行当是由于清代八旗子弟特殊的爱好兴起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这个行当自古有之,只不过在很长时间里,他们并不是给贵族们弄奢侈品的修补,而是服务于平常百姓。
一般情况下锔碗和补锅是在一起的行当,他们的角色就像是后世的家电维修工,是百姓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很多人会觉得普通的锅碗瓢盆这类东西若是有损坏了,还用的着修?修下来成本怕是会比买一个新的还贵!其实这个想法完全错误,在物质匮乏的古代,人们日常使用的瓷器、大型盛具真不便宜,能修补好的话还是要比买新的要便宜很多。
池昌旭的手艺是祖传的,成年后他就是靠着这门手艺在徽州一带走乡串户,挣钱养家。收入虽然不怎么多,但供一家人吃喝还是没啥问题的。他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样平淡的度过,到老了再把手艺传给子孙,让子孙们再凭着这门手艺继续将日子过下去。
然而他的想法似乎遇到了困难,从十几年前陕北那边出产铁瓷以后,他的营生就慢慢变得不好做了。铁瓷坚固、不容易坏,价格上也和瓷器差不多,要命的是这玩意是一年比一年便宜,再说坏了也没法修补。情况在这两年变得愈发恶劣,国家结束战乱后,各地交通环境变好,铁瓷变得更为便宜。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交通的变化,瓷器也是一个劲的降价。平常百姓的收入又增长很快,到最后就变成这些日常用品买比修划算,没几个人再愿意用锔碗匠和补锅匠来修这些东西了。损坏了的东西直接扔了换新的岂不是更好?花钱修感觉是脑袋有问题才这么干。
老池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惨,前几年出去串户一段时间起码能给家里带来些收入,现在出去十天半月连自己的嘴都养不住,很有可能是一路讨饭才能回家。
行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池昌旭很是想不通。现如今这世道,简直是弄的他们这种手艺人活不下去了。往常家里人会催着他出去跑生意,现在老婆子一看他摆弄自己吃饭的家伙什就气不打一处来。在她看来、在家里把两亩地种好,都比出去跑的强,实在不行你去修路的工地上报抱石头啊,弄你这玩意比出去讨饭强不了多少。
“老头子,这几日村里来人说是要招去安庆城干活的人,你去不去?”
“不去、我又干不了泥瓦匠那活,去了苦力活都干的比别人差!”
“这干不了哪干不了,你想干嘛?老说自己是手艺人,你倒是干点手艺人的活啊?以前和你一样做补锅匠的老潘,手艺还没你好哪,可你看看人家现在多风光?十里八村的人都找他修机械,我听说城里有掌柜的给人家开好几两银元的工资,人家都不稀罕去哪。早些年就让你去学着修机械,你就是看不上,说那玩意没几个人用,不如你这破补锅匠稳妥,现在你看你把日子过成什么了?”
人啊!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白受穷,这话可是正映到了池昌旭身上。像他这种心灵手巧的匠人,其实转行去做近些年兴起的机械维修工难度并不是很大。大到蒸汽机的简单维修、小到家庭用织布机、纺纱机、缝纫机、自行车修理,这些玩意的维修只要上心学,也是能上手的,可他就是没转过弯,错过了进入这一行的最佳时机。不成想,现在这个行当成了香饽饽,连他家所在的乡村,很多人家也有了这些机械产品,维修的需求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见机早的那帮人可是没少凭手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