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扬天下> 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2 / 2)

只要咱们君臣齐心协力,把大秦治理成前所未有的盛世,使天下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将士们奋勇进取,自强不息,凡犯我大秦者,虽远皆诛;

到那时,本王相信就算没有法驾卤簿,百姓也定会致以最高的敬意,四夷也会匍匐在地,伏称臣。”

“吾王圣明!”

从秦牧一番话中,百官听出了他力精图治的决心,精神都不禁为之一振,纷纷夸他是千古明君。

“启奏吾王,臣已查过北京的馆藏,明代历代帝王的实录、起居注、以及各类典章史料皆在,可为编撰明史之依据。”

秦牧点点头道:“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编修明史之事,要尽快提上日程,各位大臣以为,由谁来出任明史总编官为宜?”

前两年满清刚刚入关,就招钱谦益等人来北京修明史,不过离成书还远得很。纵观历史,每年朝代一建立。都会立即为前朝修史,便是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的蒙元与女真都不例外。

修前朝史之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除了挥历史的鉴戒功能、寻找治乱兴衰的枢机,以巩固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易代修史也是借以证明新王朝继统合法性的必要手段。

易代修史可以挥时间与空间的冷却、沉淀、隔离作用,给史家提供了冷静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平台。有益于把握历史的本质和真相,意义极其重大。

说白了,史家给本朝修史,只敢言好不敢言坏。

而新朝给旧朝修史,就可以把前朝腐朽黑暗的一面,真实地揭露出来。证明前朝灭亡的必然性,反证新朝的合法性。

这是新朝统治天下的重要法理依据。所以每个新朝一成立,都会赶着给前朝修史。

秦牧问起明史的总编官,杨慎站出来,推傅山。

傅山傅青主对经史百家,无不精通,用他为明史总编官,秦牧觉得是可以的。

不过,为了让明史修得更客观。更详细,也更教人信服。秦牧觉得有必要再加入几个大师级的人物,其中黄道周与刘宗周是秦牧比较属意的人选。

他提出来后,司马安等人也不反对。以傅山、黄道周、刘宗周为《明史》编修骨干的决定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

秦牧当即下旨,请黄道周、刘宗周出山修史。

此事一了,接着是吏部左侍郎岑岭南出来上奏铨选官员之事:“启奏吾王,至昨日。臣已铨选出一百一十六名可堪任用之才,请吾王御览钦鉴。”

选官去治理那些刚打下来的州县,这是重中之重,岑岭南把铨选出来的名单递上来。秦牧略作翻看,然后说道:“地方官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福址,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就由内阁重新审议一次,务必要确保所任用的官员是贤能的。三使司一级的官员,内阁议定之后,本王要亲自召见奏对,方可外放为官。”

司马安与李源一同出班施礼道:“臣,遵旨。”

秦牧接着问兵部右侍郎温惇道:“温侍郎,马永贞可曾有奏报,大同的情况怎么样了?”

“启奏吾王,根据前两日马都督的奏报,现在马都督应该已经兵临大同,至于进一步的情况,马都督尚未有新的奏报送达。”

占据大同的姜瓖,就象一只讨厌的苍蝇,不过秦牧相信他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温惇接着奏道:“再奏吾王,蒙都督三万步骑,已经到达大宁。科尔沁部领吴克善则引两百部众,押着何洛会、赫里,于昨日到达京城,请求觐见吾王。”

秦牧第一个反应是:吴克善看来是火烧眉毛了。

从科尔沁草原到北京,这路途可不近,吴克善有如八百里加急,来得如此神,真是大出人意料之外。

对于科尔沁,大秦是有所图的,不过也总不能让他想见谁就见谁。

秦牧初时有意让兵部先派一个员外郎接见吴克善的,不过想了想科尔沁的情况确实太危急,可别真让巴林等部把科尔沁瓜分了才好。

他于是对杨慎说道:“杨卿,就由你去见见吴克善吧,尽快让他接受大秦的条件,等他服软了,本王再接见他不迟。”

“臣,遵旨。”

***********************************

ps:求推荐,求订阅,兄弟们,订阅吧,赏外面包.......

.

:"..",。,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