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第十五章西行途中裴冠离了幽州后,便往良乡、范阳方向而去。
北平十三县,良乡是老县,经过编户运动以及迁移关西移民后,目前有5000余户、2.6万余口,其中约在1.5万上下的样子,其他全是新移民或新近落户的蕃胡—严格来说,这些也是。
从整个北平府来说,十三县现有约7.7万户、40万口。经历了十余年的战乱,大概只占六成的样子,剩下的都是新编蕃胡及移民。
裴冠是关中人,就本心而言,他当然希望来自关中的移民越多越好。
黄巢之乱时,得益于圣人的力战,京兆府北半部分的保存得比较完好。圣人坐镇富平,将张全义、孟楷、李详等人打得抱头鼠窜,数次挫败巢军北上企图。
富平八县百姓感其恩德,人皆称颂。灵武郡王兵一至,百姓赢粮而景从。熟习弓马之少年,纷至帐下,乞为效命。富平等地甚至有封氏姐妹感圣人义举,以身侍奉的美谈。
关中西半部分则被朝廷控制着。尤其是凤翔府,当年便是诸道行营都统郑畋的大本营,龙尾坡之战,杀巢军大将数员,斩首两万余级,挫败其西进企图。
整体而言,关中的人口保存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些年一直是对外移民输出的主力。河南府、汝州、孟州、怀州,几乎八九成以上的人口是后迁来的关西移民。
晋州、绛州、襄州、郑州等地也有一半百姓来自关西。
从分布上来看,基本都是黄巢、秦宗权、孙儒、李罕之四人祸害过的地方。圣人迁关西无地、少地贫民,或河陇羌胡奴隶,给其耕地、宅园。十余年间,残破的县乡慢慢恢复生机,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州县都是关西铁盘,属于关西军政势力的对外延伸。
说话的是良乡县复叶乡白水里里正,一个前飞龙军队正,刚刚老退下来,举家迁来了良乡县。
飞龙军与自古以来的很多武人一样,戍边之时,家人跟着住在军营附近,不落地方户籍。飞龙军长期在柔州作战,其家人分散在胜、参、柔三州的军营左近,靠武夫发下来的钱粮赏赐生活,再开垦一些能开垦的荒地,当作额外收入。
不过,经过朝廷整顿,驻扎在洛阳周边郡县的禁军将士家属,则落籍当地,分发田地,算是定居下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邵树德才会给军人们轮换,打个一两年,就回驻地大半年,以安军心。
其实到了北宋,禁军将士的家人也是住在军营附近的。因为田地稀少,且朝廷不抑制兼并,故他们完全靠军饷生活。
作为禁军马队之一,飞龙军将士想找个好地方生活,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他们的眼界比较高。禁军嘛,最好安置在京畿重地。北平府是为北都,各方面条件也说得过去,飞龙军上下还是愿意生活在此处的。….裴冠笑了笑,说道:
里正笑道:
裴冠心中暗笑。就你们那军纪,若不严加整顿,来了北平府,怕是要闹得鸡飞狗跳。
裴冠笑骂道
:
孙大郎刚说半句,就在裴冠的眼神下止住了。
裴冠太清楚这帮武夫的德行了,嚣张跋扈,胆大妄为,嘴上没把门,于是换了个说法:
孙大郎这下没话说了。他敢反朝廷,不敢反圣人,只能嘟囔道:
裴冠敷衍地笑了笑。
他有些害怕,要是哪天圣人崩了,从哪里再找个狠人来压制这帮武夫?时近八月,秋收在即,乡村处处一片红火。
编户之乱的创伤渐渐抚平,久不入王化的蕃胡部众破天荒地第一次给朝廷纳粮。观其脸色,似乎也没什么不满意,除了一点点茫然不安之外—给头人交钱,与给朝廷交钱,有很大的区别吗?
其唯一的不安来源,可能在于头上再也没有遮风挡雨的部落酋豪了,组织被打散了,心中有些茫然无依。
是的,部落酋豪既压榨他们,同时也在保护他们。
酋豪们团结部民,对抗幕府的横征暴敛,抵制他们不合理的征兵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部民们的利益。
但相对应的,他们也通过所谓血脉的高贵、森严的等级、严酷的部落私刑,来保证自己子孙后代的利益。穷奢极欲所消耗的资源,都来自部民们的上供。
孰好孰坏,真的很难说。
但他们没有选择了。一个个被分散安置,上户口、落名籍,计口授田,成为王人。回不到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