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罗浩说是真品,那和有可能是商信自己看错了,专家不是万能的,看错很正常,很多专家也都打过眼,上次的国内收藏鉴赏大会,除了罗浩,所有的专家都有打眼。
“赝品!”
罗浩没有丝毫迟疑,直接说道,态度很坚定。
商信抬起了头,同样看向了罗浩,他只是感觉不对,还没看出问题,没想到自己的徒弟,竟然说的这么肯定,直接说这件东西就是赝品。
“说说理由!”
李之荣又问,商信放下瓶子,让罗浩接受,罗浩接过瓶子,反过来瓶身,指着底胎,慢慢说道:
“这胎烧的真的很好,几乎和雍正朝一模一样,这个造假的人绝对是个高手中的高手,他很熟悉雍正朝瓷器的烧制,但时期不同,无论他怎么模仿,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
“雍正朝的胎孔,有针尖那么大,但那时候的窑温控制,没有现在那么精确,所以胎孔之间,排列并不细致!”
“而这件,胎孔比雍正朝的时候还要小,排列紧致,这说明他的窑温掌控的更好,而且更均匀,这不是古代窑炉做到的事情,这是现代技术的模仿,刻意的模仿雍正时期的窑温,但因为模仿的太好,做的太好,露出了破绽!”
只论瓷器的烧制,这件玉壶春瓶,绝对不次于雍正本朝。
但假的就是假的,只要是假的,就有破绽,就看能不能被人发现了。
至于瓶身里面的人名,罗浩没说,他说出来的话无法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件瓷器里面有人留了名。
胎孔,针尖般大小,确实不容易被人发现,商信带好镜子,拿出了放大镜,仔细的去看。
果然,罗浩说的都是对的,没有放大镜,他都发现不了这个漏洞。
主要是罗浩是修炼者,他的视力本就比普通人强的多,没有放大镜一样能察觉这些细微的差距,而商信和李之荣,就需要借助工具,才能看清楚。
李之荣也用放大镜看了,发现了罗浩所说的问题。
“只是胎孔,不能就这么武断的说着是赝品吧,或许这一窑烧制的时候,温度控制的最好,才有了这样的效果?”
李之荣又问出了疑问,仅凭胎孔,就断定这件瓷器是赝品,确实有点勉强。
判断一件东西是否真品,要有真正十足的证据,这件瓷器无论胎质,釉色,又或者画工,都和雍正本朝一样,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件赝品。
商信也看向罗浩。
造假水平这么高的瓷器,罗浩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瓷器,放在各大拍卖行,都会当作真品进行拍卖。
拿到国内,上那些鉴宝节目,也都会被鉴定为真品。
就算交给很多专家去看,一样会得出真品的结论,这一切,都只能说明,造假人的水平实在太好。
好在他不仅有肉眼,还有透视眼。
透视眼下,看到的东西更直观,更细腻,这件瓷器身上少有的漏洞,也全被罗浩在透视眼下找到。
“李师父,您看这里!”
罗浩将瓶子平放在桌子上,还有一旁的固定器固定了下,以防瓶子滑走。
他指的平底的正中央,字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