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伊拉克风云> 第四章 防御作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防御作战(2 / 2)

伊朗部队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伊拉克军队在刘明的指挥下仍然顽强奋战,打退了敌人步兵和坦克的多次进攻。。第三军的一个营据守加兹尼清真寺外的一个小山包,先后击毁了伊朗人坦克9辆,打死了将近600名伊朗士兵。他们坚守阵地长达20多个小时,最后整个阵地被伊朗战战机空投的集束炸弹和地面的重炮炸平,全营几乎全部阵亡。

当天下午,伊朗南线部队的坦克楔入了第三军的右翼的防御阵地,并攻占了苏铎炼油厂。这时,位于苏铎炼油厂以西高地附近的第三军第18步兵师指挥所受到伊朗军队迫击炮的攻击。师长奥法基姆大校阵亡。第18步兵师阵型崩溃,部分部队开始自行后撤,这样导致了第53步兵团和后续部队失去了联系。巴赫尔将军得知后,紧急命令第53步兵团后撤,但为时以晚,伊朗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占领了公路,马上就要将第53团包围。。第53团已经弹尽粮绝,通讯不通,对自己即将被包围的态势也不清楚,仍然坚守在苏铎炼油厂以西的阵地上。

在此危机时刻,巴赫尔将军身边的参谋军官主动请缨,前去联络53步兵团撤退/但他在乘装甲车前往53团阵地的路上遭到了空袭,壮烈牺牲。这名军官是第九人民师的旧部,曾追随刘明参加了苏桑吉尔德之战并参加了出国考察团,本有机会留在法国深造,但听说伊朗人进攻巴士拉时,他坚决追随刘明回到了祖国,并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巴士拉的大地上。

由于伊朗南线部队前进速度很快,因此对伊拉克整条防线都造成了巨大威胁。。一旦他们突破了伊拉克军队右翼,巷战将不可避免,那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肉搏战了。巴士拉人民将在战火中付出巨大代价。

刘明的眉头紧缩,一动不动的矗立在作战地图前,判断着当前的形势。作为一个只指挥过特种作战的军官,一下将如此大的局面交给他来运转,的确让他殚精竭虑,忧心如焚。

“是否马上发动反击,将敌人的进攻压回去?”刘明看着巴士拉城后方的那面小小的红旗,上面标注着13的字样——那是第13装甲师,整个南方军区目前唯一的机动力量,预备队中唯一的一个装甲师。一旦投入进攻,刘明相信它可以立刻遏制伊朗人的进攻势头。。但遏制以后呢?难道放任战争打成消耗战,让伊朗人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本来消耗干净南方军区的潜力?

不行——时机不成熟啊!刘明握紧了拳头,敌人来势汹汹,兵锋强大。己方应该在防御战中疲惫敌人,消耗敌人,然后发动反攻。防御战的最终目标,决不能是绝对消极的。“即使力量最弱的防御者,也必然会拥有可以影响敌人和威胁敌人的某种手段。”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防御作战给出了精辟的分析。

所以第13装甲师觉不能动用,它是刘明最后时刻反攻的杀手锏,它必须在敌人疲惫无力时如雷霆电闪般给予致命一击。它的角色是封喉的暗箭而不是以硬碰硬的铁锤。防御必须是有活力的防御,而不是被动的死守。

那么究竟如何抵挡伊朗军队的前进?一方是兵力火力都处于劣势的防守方,一方是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进攻方……

“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常可以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而把优势之军打败。”刘明想起了毛主席的经典话语,他的思路开始活跃了起来。

“在防御的目标和实质不变的情况下,他也可以采取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如入侵、牵制性进攻、进攻个别的要塞等,但这时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暂时的利益,用来补偿以后的损失,而不是永久的占领。”《战争论》中的话语如闪电般闪过了刘明的脑海。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随身参谋大声说:“立刻让欧义莱尔参谋长和沙维尔中校到我这里来!”(本书首发于,写书很辛苦,请大家支持正版!)

不一会儿,欧义莱尔和沙维尔出现在了刘明的面前。沙维尔此时已经被刘明任命为南方军区唯一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第26突击大队的队长。

“我有一个计划!”刘明看着身前的两人,微微一笑,声音沉静地说道。

多谢大家近来的订阅,有vip票的兄弟多多支持啊!fr在此请求票票!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