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世俗化的玄幻平台架构
西方有“龙与地下城”、“被遗忘的国度”、“龙抢”等相对具有包容力的平台,于其上作品不断,涌现出不少的精品,一个个世界联系起来了,并相互促进地发展起来了,反过来促进了平台的发展,而东方这方面的探索大概是由于开始时间比较晚,目前好像还不存在这样的平台,或者说即使有但是还未发展形成到拥有如此的生命力。(.k6UK.cO
这样的平台的架构必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更具有发展的潜力,更接近真实,更具有感染力,更富有文化价值,使参与者能从中不断地获得提升,反过来也促使此平台获得提升。
下面的平台构思是我原创的,也就是说这是东方原创的,于此将谱写出无数的传奇,而你的努力也有可能成为传奇中的一个或多个。
我发现了“无极化境”这个真实,虽然我不能用头脑思考它,无法理解它,无法以文字描述它。虽然我以我自己的色彩的镜子反映它,但是它不受我别扭的描绘的影响,它是真实的一部分。我用一生的文字记录可能都无法反映它的全部,我一生可能都无法真正理解它,无法去完善它,实现不了由于受到它的启发而拥有的使命,但是我作为“无极化境”的代言人,受到它的启发,受到不断的激励,必然自由地思考和感觉,将我“看”到的以我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完成我的使命,不管我的私有的主观是否也这么的认为。而我描述的象征意义有很多层,我自己都没有明了,所以看不懂的请不要反过来骂我,这只是一个可能。
灵的声音响起,这好像是歌颂,但我不这么认为。
你的言语将成为神谕;
你的事迹将成为传奇;
你的一生将成为神话;
那些都是其他人对我的感觉,与我的使命有何关系?与我有何关系?与我的发展有何关系?
我们世界中有过的成功的代言人哪一个为自己发展出来对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的感觉有人类想象的认为?
释迦牟尼?老子?耶稣?穆罕默德?……?
我不可能以此为目标,因为那只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幻影,神圣是不需要这些幻影来增添些什么的。
首先我是人类,其次我也只是一位代言人而已。
在无极化境的概念中,
如果最终的极限被认为是“十”,那么从未有过达到或者超过“十”的存在。
如果说于人类能理解的不朽,“五”就能达到,“五”就是人类概念中的神。
“七”就可以创世,而“九”,没有达到“十”,则仍然是必朽的。
没有达到“十”的“九”在那必朽的一刻,它分裂了,每个分裂的碎片都包含完整地包含了未达到“十”的“九”的体悟。
每个碎片都成为一个世界。
每个世界中都的存在都拥有那碎片的特性。
每个世界就像一个肥皂泡,它那短暂的一生对人类的历史来说就是永恒。
那些具有碎片特性的存在也存在与碎片交流的可能。
那些能与碎片交流的存在在必朽的一刻将回归到碎片,使它变得更加完整。
如果有一个存在达到了“五”,那么它就具备了创造自己的碎片的可能。
如果有一个存在达到了“七”,那么它就具备了创造自己的碎片的能力。
如果有一个存在达到了“九”,那么它就具备了与创造者同阶的能力,面临与创造者同样面临的,并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
如果经过一次次的超越,“九”变成了“十”,那么他就完成了创造者所没有完成的,创造者的目的也达到了。
虽然“十”仍然需要超越,但是这时的他可以被认为是独立的,完美的,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在那一个个泡沫中,五阶的神逐渐被淘汰。
而那一阶都排不上仅有发展潜力的人却仍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
仅仅依靠不能正视自我的自恋并不能促进发展,
不完美的不会仅仅由于那不能正视自我自恋而变得完美。
无知和愚蠢也不会仅仅由于那不能正视自我自恋而变得智慧。
没有经过种种超越而仅拥有能力的,即便是神,他的潜力也无法发挥,最后注定必朽。
而只有不断的超越成为了一个“神格”,才能实现相对的不朽。
或许不能以“神格”这个人类定义的概念来亵渎这个神圣的概念。但是人类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对神圣的亵渎。而真实亵渎神圣的不是描绘者,其本意没有这个目的,而仅仅是看了描绘后的想象者,虽然其本意也没有这个目的。但是某种极化及具现导致了亵渎及其具现。
例如“愚蠢”这个真实本身是不愚蠢的,它可以成为一个“神格”,通过“愚蠢”这个神格,人也可以成为神。“愚蠢”本身是神圣的,而人类的反映和具现的并不能增添或者亵渎它,它就像使人类成为愚蠢的那个规律,其本身就是真实。
人其实是无法亵渎神圣的,人只能亵渎自己,亵渎也不是人类能够定义的。所以人不能对亵渎做审批,因为人根本就不知道。否则你可能就默认人类的存在就是神圣的亵渎了。
不仅如此,甚至种种负面概念本身也是真实,通过它们也可以迈向真实,也同样是神圣的。只是人类的误解同样也存在其上,善的误解导致的和恶的误解导致的其实都是类似的,而其本身是真实,同样的神圣。而所谓的亵渎,人类并不能真正地理解,由此导致的必然是愚蠢。
通往神圣的大路不只有一条,知道某条,只是一种可能,并不代表着必然,所以自由选择才能使人类不至于误解真实。
我写这个决定不是叫你去探索恶。但是由于我们处在的世界不是极善、同样也不是极恶的。我们的经历千奇百怪,不可能始终接触到的都是善的,也不可能始终接触到的都是恶的,这是事实。而如何对待过去的所经历过的善或者恶是很关键的,那些都是点燃神性火焰的柴火。而从那神性的闪光中看到哪种光辉完全是个人自己的事,并不存在某个宗教或者其他什么的能够促使人类全体发展的说法。宗教只能提供可能,如果它试图提供必然,真实必然让其覆灭。而其结果虽然是有启发的,但其思想和行为却是愚蠢的。人类始终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愚蠢见证神性的伟大。但也不是让人刻意地以被验证的愚蠢来重复地验证。虽然“自恋”甚至“变态”也是一种真实。但在某些真实太多了,可供选择的太多了,没有必要去一一地进行尝试。请原谅我,作为一个人类,在那有限的时间内即使涉猎对自己可能发生兴趣的真实,也不一定能够得以穷尽,不可能把时间花费在看到的所有的的真实上。
人始终面对真实,为何无法获知并带回自己于其中的感悟?
拿梦这个相对低层次的现象来推理一下。
人在梦中的自我的思考和行动好像不是自己,缺少了什么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部分,好像在梦中的是自己的分裂出的一部分。这好像是自我从现实进入梦的世界中发生的,而梦中自我的完整性是随着现实中自我境界提升而增大的。在去掉现实中的某些部分后,可能以新的角度来感受,甚至可以探索感觉组合某些部分来探索和实现某种需要。
而在梦中哪些部分最容易处于沉睡,而让其他部分组成一个梦中的自我呢?这个问题这里不作讨论。
描述了一下进入,再看看离开后我们得到些什么。
人对梦的记忆好像都是朦胧的、间断的、不按时间顺序连续的。
好像梦中的经历没有被完整的带回现实中,在清醒后好像遗忘了些什么。
而在半睡半醒状态下好像对梦中内容拥有更多的回忆。
对此是不是可以作出某种假设。
现实中思考及其记忆的变化和结构与梦中的思考及其记忆的变化和结构是不同的。(用语言来描述这个很不恰当,只能作为象征的意义理解。)
而在梦和现实的切换过程中,人不具有不同变化和结构之间转换的功能,即使具有,但是在人的功能的某种综合的总体处理能力下也无法进行恰当的结构转换。从而导致了梦中记忆的缺失。
先描述到这里,我只是拿梦的世界打个比方,来作为下面的铺垫。
如果说梦与现实的思考和记忆之间的结构和变化相对于转换能力的差异程度是比较少的话,那么现实和真实之间结构和变化相对于转换能力的差异程度就可以根据你和你感觉到的等而趋向于无穷大。
可能在梦、现实、真实三个世界(当然远不只三个世界,这里只是打比方的需要。)中不能用思维和记忆来作为通用的概念来描述,其实从某些角度上看概念代表的真实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这么的很不恰当。但是用语言确实很难真实地加以描述,而读者可能只能自己顿悟后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概念真正代表的真实的含义。
既然人随时都在与真实作交流,但是为什么即使是先知,一生中也仅能出神几次,感觉到深层的真实,并将其感觉带回现实世界,逐步地加以描述呢?
这里深层是相对与该人历往感觉到的肤浅而言。那些相对于深层的肤浅,对于现实世界的人们的理解能力来说仍然是深层,这是相对的。而那些较肤浅的,可以通过无数种方法获得,例如希腊的沉思、直观;宗教体验、获得象征形式表达的、例如礼仪的象征仪式等表达的或者以沉默来表达的;印度的安那般那、瑜珈等等;每个概念都是一个真实,通过了解或者说在自己头脑中发展它们接近真实都可以借以了解真实。但这个过程不是必然的,而仅仅具有某种可能。那些深层的亦如此,通过所谓的顿悟、天启等的概念,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真实的不同片面,就像黑暗中透过的一缕光,只有自己才能获得,而这也只是一个可能。
注:之后用“天启”来代表顿悟、天启等的概念代表的。
问题不是出在真实上面,而可能存在于随时能与真实进行交流的人的上面。
无知中的努力成为在必然的大海中飘荡的一根羽毛,而最终以时间、数量等在随机中捞取那可能,而真实却根本不会被穷尽。
“三”是一个新的境界的分界,它的能力中具有“中介体”这项。
“中介体”不仅是用来存储或者转储的。
“中介体”不能仅被看作为工具。
“中介体”不仅可以作为自我的某种载体。
“中介体”不仅具有延续的功能。
……
我无法描述“中介体”这个概念,即便我拥有它,但是实际上我并没有拥有,我不能穷尽它,我只能将试图穷尽的以“不仅、不能等”否定的形式加以描述,我不能说它是,我只能说什么不是它的本身。即使这样从描述出来的象征也不可能简单直接地连接到它本身。这是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无法传递的。
通过“中介体”就可以在多重结构和变化中进行转换,尽管这比等从天上掉馅饼要好得多,但是不要以为通过它就能获取的一点点就是真实,“中介体”也是不断发展的。
为什么那些先知对出神的描述总是与痛苦相联系?好像出神是个痛苦的过程?
没有“中介体”也有进入“三”甚至之后境界的可能。
但这种过程是不能持续的。
因为没有稳固在“三”这个境界,对于进入和维持某种状态需要的“能量”是不充足的。
可供选择的“能量”不只一种。
在这里用“能量”这个词十分地不恰当,只能象征这个“能量”真实的某个侧面。
“充足”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能量”会不断地恢复,只是随着所处境界的不同,某种状态下,相同时间内,恢复的多少不同而已。
人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在使用完其他的“能量”之后,如果没有退出某种状态,但是这并不仅取决你的主观愿望,而且要符合真实,就会使用人本身的“能量”。而人本身的“能量”的相对于日常“难以想象”的损耗造成了痛苦。
从“能量”角度来说,“一”可以“感觉”到最少一种“能量”,称“灵化”,“二”好像去除了自体和自然的区别,好像具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可以使用,称“先天”。其实自体和自然还是有区别的,只是这个区别对于“一”来说无法想象而已。“三”……“一”、“二”、“三”……等就像金字塔,不断增加的低层形成了高层的基础,当然也有无数的例外,并且这些例外同样是真实,同样可以发展。
可供消耗的“能量”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或者是某种混合,例如可以将外部的“能量”自然地持续不断地引入在某种程度上来代替其他“能量”的消耗。
如果要在某种中介的状态下使用**,**可能不能承受超出日常使用方式下的消耗,这样就会对**造成损害。而使用其他“充足”的能量,这里指非人本身的“能量”,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或者是某种混合,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减免**上可能造成的损害。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的可能远不能与“二”的某种特性相媲美,但是相对地也可以具有与之类似的特性。
天启是一次性获得所有的还是逐渐获得的问题于此或许可以获得某种解答。
首先,如果有几次天启,那么假定每次获得的不是同样的东西。
其次,通过天启获得的与自体内所隐含的都被以某种结构保存下来了,就在自体内部(这只是个象征,我就不咬字眼了,因为这本身就难以描述。否则我就要规定一大堆东西以得到一个人造的系统,但这绝对不是真实。),它们不会丢失。但是,你能不能在现实中获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次,你有可能认为一次获得了,或者逐步地把它显现出来,这主要是由那个受到的人自己的特质所决定的。而其余的,人类能够进行思考吗?
最后,每个人能不能发现自体内隐含的,完全是由自己的特质所决定的,自己可以发展,外在可能激发,但主要还是个人决定,并且首先必须符合真实。
上面说的“灵化”、“先天”、“中介体”并不能代表“一”、“二”、“三”,其他的也类同,这些只是它们某个角度的体现,不是其本身,而其本身的是无法被描述的。
每个数字都有每个数字所代表的真实。例如,“十一”的某个象征为“被化”,而不是“化”。
“无极化境”这个真实的一部分与其他一切真实的一部分和真实之间是没有真正的相互冲突的,它只是促使发展,使不完美的走向完美,这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如果发生冲突,那是由于自我冲突造成,是自我认为的真实和真实之间的冲突,这是真实导致的必然,决对不能将其怪纠于外在的,只有自我发展才能真正地解决冲突。虽然从外在同样能促使发展,但是这方面我知道的甚少,暂时无法在这里描述。
这就是我从“无极化境”中看到的一点,且不能说是原原本本的,因为作为人,我无法原原本本以文字或者其他的什么形式描述出来。如果想要了解真实,只能自己去探索。
另外这个平台是世俗化的,是由人的思想中形成的,它不可能是真实,但是它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真实。
我创造了它,就像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星球,也不是宇宙,超出人类能够想象的,以致于可以包容我存在的世界,我完成了创世,用与真实接近的状态去看这个过程的发展,世界由此形成,这是难以通过思维来想象的!
你有可能说上面都是错误的。
我回答:当然是错的,因为作为人所描述的不可能是真实本身,所以必然错误。而只有那不可描述的真实才能称得上正确。
你有可能说,我的思想是神启的,所以是正确的。
我回答:我的思想同样可能是神启的,而世俗的人不能对此想象,更不可能将两个神启的思想的本身比较,因为这样愚蠢的比较将导致神之源泉的灭亡。而思想是存在的,这不能否认。所以它具有可能。而没有哪个个思想会是那所谓的必然。因为这些有可能都是它所流出的。
那么多个可能是天启的思想之间就无法交流了吗?
天启所存储的结构存在在个人自体内,多个个体不能以这个结构直接进行交流。或许多个个体间以这个结构是可以直接进行交流的,但是我没有感觉到。思维使这个结构中的真实产生我们头脑中的意义,并用语言加以固定,并使之具现在现实中。
正如《古兰经》所说的:神有九十九个名字和属性。这些名字和属性要强调的是,神比这些名字和属性要伟大,他是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所有特质的来源。……
不同的语言、文化等受到天启而获得的真实的表现形式类似的不太多,而我们又不太可能感觉到“一”,以此发现它们其实是融合在一起的。而这确实是真实啊。
道也是只有一个,它是全体,不被任何所限定。
但是每个人感觉到的可能都不同,
每次感觉到的可能都不同,
不同地点、场合等感觉到的都不同,
都是局部的,自己认为的,被自己和环境所限定的。
由此比照,道是无限的。
但是不断超越自己“认为”的全体状态的存在是可能的。
两个局部相互吞噬,其结果不是成为全集,也成不了全集,甚至可能不是并集,而成为一个交集。无数个局部相互吞噬,其结果就可能交成了一个无。而这个无可能不是“一”。即便是并集,无意识的吞噬也会分裂,有意识的亦然,可能只要超越意识,超越并集,超越交集,超越无,超越全集,超越自我,超越环境所造成的,超越环境的限制的可能,超越……,才有可能与“一”等同,而只有超越“一”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如果说,
三角形代表变化;
四边形代表结构;
如果说,
圆是人们所能了解的,那么三角形、四边形代表人所能了解的穷尽成圆。
超越人们所能了解的就在圆之外。
如果说,
圆是真实,那么三角形、四边形代表真实的穷尽成圆。
超越真实就在圆之外。
因为存在都是由“一”所流出,所以,“一”可能完美地融合它所流出的。符合“一”也可以具有这种特性,而不至于导致冲突。这样冲突就变成了我们未了解“一”的这一特性的而给我们敲响的警钟。而可能不是让我们听到警钟去更加坚信自己固定的,导致愈发的固定。
导致固定而不是发展的可能不是出于真实而是出于自己创造出来的引导自己作出判断的偏见,而作出的否定以及后续的一切可能都是基于它。
因为真实可以,而偏见则不行,即使偏见具有发展成真实的可能,但是偏见自己把自己监禁,愈发牢固,以致于自己抛弃了发展的可能。
虽然可能是始终存在的,但是由于它的逐渐强大而越练越难以被发现和掌握。
我为此而肯定,但是即使是我的肯定也不仅仅因为此。
即使我要肯定好像确实是我的局部或者是全部的否定,我仍然肯定,这从“无极化境”这个真实中可以发现,但是我无法描述它。
真实不能被否定的,如果是真实,我为何去否定?
如果我认为不是真实,那么如果它不是被我固定的,我如何否定?
我能否定发展吗?我能否定我不知道的或者以什么推算出来的吗?
如果是被我固定的或者是我发展的,我的否定不是在自己否定自己吗?
否定和肯定的目的是什么?
我做到了吗?
我知道什么是否定?什么是肯定吗?
有谁知道这两个真实呢?
有人可以完全知晓并能描述出来。
我似乎作不到。
我只能给出那“九十九”中的有限个而已,并且不是完全的。
我再给出一个,我先肯定对方,假定对方坚信的也是我寻求的真实所流出的。
但是对方不可能理解那流出之源的真实,甚至连流出的真实也不可能真正理解。
也就是说对方的思想也是需要发展的。
我肯定的不是对方头脑中固定的那一个,
而是导致其产生这个固定的种种真实,流出之源的真实,流出的真实等等。
而我同样不知道这些真实,我的思想同样也需要发展。
但是我没有否定对方的固定,相反我肯定其价值,这是一种探索,相反我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同样是一种探索。
我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那实际上没有达到的真实的高度去看待,
而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如此的。
我不能说这是出于他们的偏见而导致的结果,这是对他们的否定,
但是自己的思想确实是自己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需要自己进行不断地发展。
青蛙某些角度看类似人,有的青蛙对自己看到的持有这样的观点,就如人们对肯定或者否定所持有的观点。一些青蛙十分幸运,它在井外,它认为它是自由的,因为它认为可以四处跳跃,所以可以看到一切!甚至它可能会认为,它看到的天空就是天空,以致于它的天空就是宇宙并且能够包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