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有生活体验和没生活体验的差别了。
沈光林虽然是农村户口,家里有房也有田,风景乐无边,但是他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完全就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甚至分不清麦苗和韭菜的区别。
李蓉从小就是城市户口,也算“锦衣玉食”。
但是老李家也有自食其力的部分,因为她家楼下就有一块菜地。
在这里,无论老李还是宋阿姨,无论李蓉还是李莉,他们都是要干点农活的。
自己家里种的菜,吃起来更加香甜。
因此,李蓉看到菜园子自然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苏有朋这是个什么情况?不仅会做黄牛,会做房产中介,现在竟然还会种菜?
要不,你做主角算了!
看看,名字起的也牛逼,按照这个名字的发展轨迹,再过8年就可以组团出道成名了。
苏有朋确实会耕作技能,毕竟他作为知识分子下乡那么多年,要是再学不会种田的话早都饿死了。
下乡青年的苦,谁受谁清楚。
“沈老师,小嫂子,你们来了。”
苏有朋和另外两个小伙子正干的热火朝天,他们进来的时候正咔咔拿着镐头刨土呢。
“我说小苏,你说话就说话,不要给人胡乱加称谓,要是实在不知道该叫什么,你可以叫我名字,蓉蓉你可以叫她姐,毕竟我也是叫她小姐姐的,其他的称谓不要乱喊,因为我将来还是要”
“闭嘴!”李蓉没有制止刚才苏有朋的话,反而不想让沈光林继续“胡说”了。
“沈老师,我今年都已经28了,我看蓉蓉姐都没过20,我这样叫她姐,这不合适吧。”
“行了行了,你爱咋叫就咋叫。不过,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这院子整的我都不认识了。”
说起新院子,苏有朋来了兴致:
“光林哥,你看到了没,现在每个房间我都帮你收拾好了,地板全部铺的大青砖,我从西苑那边的老城墙拉来的;墙面我也都帮你粉过了;门没有换,我看着质量还行,这都上百年了也没变形,玻璃我也都帮你换成新的了,重新刷油漆之后就跟新的一样”
“我不是说那个,我说你们现在在干啥呢?”沈光林不是很喜欢这个种菜的原生态味道。
“不是您说要把中间这个大青石搬开么,我就寻思着连着院子也一起捯饬一下算了,这么大的院子,不种点菜可惜了,别看这点活,还挺磨人的,昨天干了一天,今天还没干完……”
我去,这活干的好有主观能动性!
原本按照沈光林的规划,院子里布置几个停车位,然后再弄个花园鱼塘之类呢,现在可好,成一菜地了。
“这一圈石头哪儿来的?怎么还带雕花的,纹饰这么精美?”沈光林发现了菜园子的围挡不一般。
“大部分是原本院子里就有的,也有在门口外面捡到的,往田地里去的路边全是这种石头,带字的我怕不吉利就没敢要。”
沈光林明白了,这怕又是文物吧。
现在的圆明园遗址里确实有很多正在种植的田地,农民种田的时候会把“烂石头”给挑出来放在路边,好的石头大都搬回家当地梁地基去了。
“带字的石头在哪,带我去看看。”
“这个,我整理房子的时候发现有间房的墙上就有一个,不过不是墓碑,上面有首诗。”
这事新奇呀,赶紧去瞅瞅。
真的是一首诗。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
十全老人的佳作?果真是有价值的文物啊,估计用不了几年这些都会被收回去。
“很不错,我喜欢那些带字的带花的,以后在外面捡回来后就铺设在小路的两边吧,我研究一下都有什么文字。”
文物保护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搬家了。
别看沈光林穿越过来的时间不长,积攒的东西却蛮多。
不过还好他的号召力足够强,而且班级里男同学也多,距离近,也不用找车,大家人抬肩抗的就拿过去了。
就连冰箱都是人扛着抬过去的,六位小伙子直接顶在肩膀上,一路伴随着音乐,浩浩荡荡。
搬家的话肯定是要有乔迁之喜的,蓉蓉小姐姐甚至拿出了女主人的架势,招待所有人吃了一顿丰盛的牛肉面。
牛肉是现成的,切块炖起,再放上几个土豆。
面条现做,有宋小雨这个面食专家在,切出来的宽面条很有卖相,窄宽一致,厚薄均匀。
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苏有朋带着他的两个朋友也是忙里忙外,浑然看不出这是一个票贩子团伙。
苏有朋的两个朋友也是有名字的,一个叫做顺子,一个叫做二楞,一听就是马仔的命,很听话,尤其二楞,个子不高,但是人很敦实,一脸凶相。
大家吃过了面,一些人回学校去了,剩下的人就要继续干活了。
因为,他们准备开棺,哦,搬开堵住地下室的石头了。
这样的大青石想搬运并不容易,需要借助井架轱辘和手动葫芦。
机械的力量总是比人大,堵在地下室门口的巨石很快就被搬走并立在一旁。
大家蜂拥下去探宝,然后失望而归,一堆破木头而已,原来地主老财的家里也就那样呀。
不过也不是没有惊喜,那就是南房的布局,靠外马路的墙面竟然是另外修筑的,只要拆除之后就是门面,果然是前店后厂的布局。
只可惜,现在还没开放个体户,就是有门面也是不能经营的,沈光林也没打算真的去做生意,还是做大学教师这份比较有前途的职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