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秦盛世> 第一百二十六章 荀夫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六章 荀夫子!(2 / 2)

“谢小姐夸赞!小人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听见赵诗雨夸自己,王振激动地脸一红,连忙谦虚了两句。

“好了,你给我下去安排些人,在院外守着,不要让闲杂人靠近,我这就去拜访下夫子!”赵诗雨吩咐了一声,随后让嬴政和燕丹紧跟着自己,三人朝着后院行去。

这些天时间,燕丹这个嬴政新收的小弟,已经是跟着嬴政一起,在赵诗雨院中修学。

本来赵诗雨对此是坚决不同意的,不过在经过几天的接触之后,赵诗雨也对这个爱哭鼻子的小屁孩儿放下了戒心。相较嬴政,燕丹这小伙子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奶娃子啊~~!呆萌可爱、屁事儿不懂,好忽悠得很!!

于是,原本还担心荆轲会受到燕丹影响的赵诗雨,现在也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了。毕竟……他荆轲但凡长点儿脑子,也不可能会被一个五岁的奶娃子给忽悠得找不到东西南北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赵诗雨敢把燕丹放到院子里修学!一来给嬴政充当课外玩具,心情不爽了有小情绪了可以教训一下,解解气;二来也可以试着看能不能把燕丹也给忽悠了!让以后的统一之路少些波折!

三人很快就来到了独院前,在侍者的躬身当中,进到了院内。

方一进院,就听到了屋内传来的交谈声,赵诗雨强压下因激动而颤抖的小手,平复了下情绪,声音平稳娟气,和声道:“晚辈嬴凰,求见荀夫子!”

嬴凰是赵诗雨的封号,也是在士子当中传得最广的名号。如今前来请教这位夫子,以自己的封号自称,也算是对夫子的尊重。

赵诗雨的声音一出,屋内的交谈声瞬间停止,随即在一整细碎的响动之后,老迈稳重的声音传出:“公主请进!!”

闻言,赵诗雨迈步上前,进到了屋内。

一进来,就看到老人端正坐在堂前,微笑看着进门的赵诗雨。身后两位弟子跟随,坐姿端正。

赵诗雨见到老人,连忙上前一礼,道:“晚辈,见过荀夫子。”

荀夫子,能被称作“夫子”的,自然就是士子中当世之首的存在。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以“劝学论天”位崇于诸子之列!荀子主张人性有恶,提倡“性恶论”,否认属于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此外,荀子将天人相分,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着重事在人为,而非天定!

而荀子也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将百家之法总结归纳的人,对于治国之要,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荀子认为儒家之礼、法家之法两者是治国当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法制一律主张制度完善、人人平等,而礼之持守可使得有学养之人不至沉沦。

不过,也正因为荀子主张礼法共用,被现在的儒家指责不忠。儒家认为荀子背弃了孔孟先学,转而短视于苛罚治世的法学,想让荀子改正自己的观点,荀子不从,儒家便将荀子从稷下学宫赶出。

而荀子性如烈火,对此也是丝毫不做辩解,收拾了东西就走人。

于是,担任稷下学宫祭酒之位十余年的荀子,就此离开了稷下,转道别国。

面对这位名声褒扬古今的大儒,当世中最为博学的几人之一,赵诗雨不敢有丝毫的轻慢,言行举止端正有礼,看得荀子连连点头。

“公主不必多礼,老朽现如今不过是一介布衣,当不得公主如此厚待!”荀子笑眯着眼,虽然心中对赵诗雨的礼貌很受用,但也没有倚老卖老,客气回道。

不算别的,就光是这酒楼招待自己的用心程度,都当得起自己的谢意。

“夫子客气了!诗雨从小便心慕夫子之名,以前有幸拜读过夫子的‘劝学’,当场便惊为天作!只恨当时无法见到夫子,心中遗憾甚深啊!”赵诗雨张开嘴,又是一通胡扯,脸上却很是入戏,唉声叹息尽抒自己心中对荀子的敬重之情。

这一波演技,秀得身后的嬴政头皮发麻。嬴政心想:你以前不是还说这老头子说话太直,得罪了不少人吗?!而且你也没有说过人家多少好话啊?!!

不过,这些终究不过是嬴政自己的腹诽,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些事。

荀子见赵诗雨这么推崇自己,顿时心中一喜,老脸上遍布红光,很是高兴:“老朽在稷下之时,便已经多次听闻公主的事迹和见解,论题鲜明说理透彻,让人难以相信这等高深之言,是出自年不过及笄的少女之口。老朽先前还有些怀疑,今日见到公主,却是老朽气量狭小了!”说完,朝着赵诗雨一礼,以示赔罪。

“夫子不必如此!”赵诗雨连忙伸手虚扶,认真说道:“在诗雨心中,夫子是师者!诗雨不过是斗米之才,一时之言能入夫子之耳已是诗雨的荣幸!”

“哈哈哈,公主真是太谦虚了!”荀子被赵诗雨三两句话捧得乐呵呵地,对眼前这个绝美小公主是越看越顺眼。而且赵诗雨才华横溢,其言论无一不是惊世之言,还这么“尊师重道”,这让荀子心里痒痒地,不禁起了收徒的念头……

不过,即便是想要收徒,也要人家当徒弟的同意才行啊!荀子又是性格直拗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跟稷下的儒家闹掰了,你让荀子开口直接说“我要收你为徒”,那荀子是万万不愿的,毕竟老脸拉不下啊!

再者,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非君子之道!况且对方还是个小女娃子,荀子自然不愿去做这么没脸没皮的事儿!

于是乎,荀子就想到用自身才学来折服眼前的这位嬴凰公主,让其主动提出要拜自己为师,自己再欣然应允,这样双方都不损脸面,自己也能收得佳徒,也算是不让这等好苗子埋没了!

思绪稍定,荀子便暗中点了点头,准备找机会一展自己的博才。

这时,恰逢赵诗雨出声,看向了荀子身后的两人:“夫子,这两位……就是高足吗?”

闻言,荀子心中一动,顿时有了计较,笑着回道:“不错!”随后扭头看了两人一眼,挤了挤眼睛。

两人见此,心里顿时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当下遮掩不住嘴角的笑意,笑着对赵诗雨拱手道:“韩非(李斯)见过公主!”

“见过两位先生!”赵诗雨双目灼灼生华,晶亮的双眸紧盯着韩非李斯这两人,回之以礼。

韩非,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为世间之事不断进步,不可一昧效仿古籍,要明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同时,韩非也提出了“中央集权”这一法家实践理论,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为秦始皇帝嬴政统一列国之后的治理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李斯,荀子“帝王”“王霸”之术的继承者,劝说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上《谏逐客书》阻止嬴政驱逐六国客卿,反对分封制,坚持拥护郡县制,并最终参与到嬴政“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决策当中,为华夏的统一和秦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后期太糜烂……

但不可否认,眼前这两人那都是这个时代的神仙角色!!赵诗雨对此可是眼馋得很,心里一直在想着怎么跟这三人攀上关系,哪怕就混个脸熟,也要留下那么一点点的联系,日后好做谋划!

其实赵诗雨在来此之前就想过,要不要拜荀子为师,不过最终赵诗雨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毕竟这一世自己是个女的呀!!从古至今见过哪个女的能拜到名儒大家为师?

所以说,人心隔肚皮,当真是不可测也!要是让赵诗雨知道荀子的想法,怕是当场就三拜九叩,觍着脸喊老师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