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北京城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为内外二城,内城是明朝正统年间修建成功,周长四十里,墙高近四丈,墙基六丈有余,墙顶也有四丈多。
内城共开九座城门,分别为分别为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
此外内城还有垛口一万六千四百余座,窝铺四十八座,此外每座城门还设有瓮城、箭塔、敌楼以及望楼等防御设施。
作为大明的政治中心,也是抵御北方胡人的前沿基地,北京内城还部署了各种火炮一千一百余门。
北京外城是明朝嘉靖年间才开始修建,主要是为了屏藩北京内城,把先农坛、天坛等重要建筑拱卫起来,其实只修了南、北、西三道城墙,使北京城由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凸字型,不过由于嘉靖时期,朝廷内忧外患,外城的城墙高度和宽度均不如内城坚固,但是较之于济南等地方城池却是雄伟了许多。
和内城一样,北京外城亦设有七道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广渠门、东便门和西便门。
靖北军大军压境,这令襄城伯、京营提督李国桢焦急万分,他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是对崇祯皇帝还是有几分忠心的。
出了武英殿就火急火燎地将勇卫营总兵黄得功还有京营参将周遇吉以及在广渠门外驻扎的保定总兵黄文昌等人商议战守之策。
“你们说,这城该怎么守?”
广渠门城门楼上,李国桢忧心忡忡地看着黄得功等人。
他自家事知自家事,京营虽然号称二十万,但是实际上只有两万左右,这点兵马要守住这周长五十里的城墙,无异于痴人说梦。
“襄城伯,末将在通州和李逆大军交过手,其军不过万五之数,加上唐通和高第附逆的官军,也只有两万余人,但关宁军和密云兵,投敌不久,应该还不能形成战斗力,想来李逆也不可能四面围城,末将以为咱们只需紧守外城,其余诸门只需分兵看守即可。”
诸将之中只有黄文昌和靖北军作战过,李国桢虽然是向诸将询问,但是黄文昌知道李国桢实际上是向自己咨询山东军的实际兵力。
“那黄帅可知李逆所部的军马战力到底如何?”
李国桢再次询问,去年李兴之献捷京师时,山东军吊打京营的往事,他至今还心有余悸。
“襄城伯,事关京师和陛下安危,末将只能实话实话了,山东军的战力虽不如我保定军,但是打咱们京营还是绰绰有余的。”
黄文昌面色一整,眼神中露出自信和不屑的光芒。